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鸡宝宝起名

鸡宝宝起名大全杨氏(杨氏螺岭发新枝——记花东镇元岗村螺岭庄秀华杨公祠)

发表于:2023-10-11 10:19:48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吕金乐 杨记彬

花东镇元岗村螺岭庄,因庄后有座小山形似田螺而得名。前后左右与胜峰庄、田心庄、秀华庄和大坟墩庄相邻。七月的龙眼、荔枝果垂枝头,满园希望。一垄垄壮硕的玉米、一片片翠绿的花生夹道二旁,好一派田园风光。


螺岭庄杨氏宗祠


螺岭庄杨氏宗祠是为纪念秀华公而建,祠堂座落在螺岭六巷1号。坐北向南,二进一天井,外观祠堂为砖木凹字形墙体结构,灰瓦白墙,典型的客家祠堂。后靠螺岭山(螺岭山在20世纪70年代已推平建房)、大王山。前有长流不息的大沙河流过,九湾潭碧水潺潺深情环绕。栅格水泥围栏围住平阔的风水塘,在丽日晴空下波光潋滟,亦可浇园灌塘。

杨氏螺岭发新枝——记花东镇元岗村螺岭庄秀华杨公祠


水泥铺就的禾塘左右各有一眼古井,禾塘平整达几百平方,左右亦各植观赏树种凤凰树一株,迎风挺立。左侧挂有“卫生村”牌匾,右侧为第九经济社宣传栏,展示了村的收入及开支公示。正门为大理石夹,有门当,杉木门板。大理石地脚,马赛克瓷片贴门洞,门楣大理石阴刻杨氏宗祠四个大字,左右门夹阴刻祠联:“清白家声远;宏农世泽长”。


据族人讲,该祠联原本是:清白家声远,弘农世泽长。只因当时清朝要避讳乾隆皇帝的名号弘历,而由弘改为宏。踏进石门槛抬头可见黑油漆题“万宝朝堂”四个大字,寓意财富满堂。门廊墙上嵌三块黑色大理石和一牌匾,一块为:重修禾塘捐款芳名榜,记录了多达61人的捐款及芳名。一块为:重修杨氏秀华公宗祠捐款芳名,记录捐款人数多达57人。还有一小块为赤坭杨氏二宗亲捐款记录及芳名。另有2009年12月花东镇首届文化欢乐节,获醒狮大赛二等奖得牌匾。


客家人祠堂讲究四水归厅,所以所有祠堂都会有天井。据族人讲,螺岭庄因祠堂在“打六乡”时已毁坏无存(打六乡,是指1927年间,地主民团与农民协会之间的斗争),祠堂很多物件都是现代后加的。唯独天井的麻条石,天井“铜钱井眼”还是原来的。天井四四方方,寓意天圆地方,四水归堂,天井出水口设计成铜钱状,意为聚财。再上一进,即为上厅了。为摆放神台供奉先祖神位的地方,神台下有土地。神台上放着三个香炉,供大理石神牌。神牌书:廿世,杨门堂上历代高、曾祖妣考神位。祖德源流远,宗枝奕叶长。上厅屋顶正横梁挂有红布,原来是重修放正梁时的吉祥物。横墙上题黑油漆楷书:“四知堂”三个大字。


追根溯源话杨氏


杨氏,出自姫姓。源于周武王孙,叔虞次子,晋侯燮父之弟,晋武公时(叔虞公十一世孙)。封次子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得姓始祖。


而花东镇元岗村螺岭庄杨氏,据1992年3月重修的花县螺岭庄秀华公族谱记载,螺岭杨氏祖先在清朝乾隆八年(1743),从惠州府龙川县迁至广州府从化县糯米田。在从化居住了两代(九廉公、德成公)后,在清朝后期,螺岭庄立庄始祖杨秀华再从从化县糯米田迁至现址。


族谱记载:杨秀华原居住从化县糯米田村时,经常到花县花城经营山货谋生,早出晚归,奔波劳碌。后经杨母侯氏(现元岗十二队)娘家人推荐他到螺岭暂住。杨秀华见螺岭草木茂盛,周边土地肥沃开阔,左边有一条河环抱,后有螺岭背靠,有龙脉之象,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适宜居住,因而率子孙迁居至此开庄立村。后来果然是丁财二旺,特别是立庄第二代杨悦东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不但拥有大量农田,而且还经商。在当地办了一间花生油加工厂,因价格合理,经营有方,生意兴隆。门前广阔的花生晒场,成为当时螺岭村的特色。同时他还开有两间药材店,一间在本村,另一间在清远县源潭镇经营。


螺岭庄杨氏称杨秀华为开村祖,但排辈尊杨九廉为一世祖,杨德成为二世祖,杨秀华为三世祖。一世祖杨九廉生五子:长子德大、次子德成、三子德焕、四子德敏、五子德发。二世祖杨德成生二子:长子秀华、次子秀容。三世祖杨秀华生七子:长子悦水、次子悦进、三子悦东、四子悦尧、五子田芳、六子留在从化糯米田、七子悦洪。螺岭庄辈份排序诗为:九德秀悦开泰运,文明光彩达朝廷。道学嘉优成上品,万启弘芳易世昌。一代对应一字,现螺岭庄杨氏已排至达字辈,十二代。


民俗更改话当年


杨氏螺岭发新枝——记花东镇元岗村螺岭庄秀华杨公祠

螺岭庄民俗与周边村庄最大不同是:


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冬至节都不拜神。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还得从一件事讲起,话说清末民初某一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杨姓村民在村旁井边准备劏鸡杀鹅过节,忽然村内堆放柴火的房屋起火。村民们连忙提着水桶拿着打火棍跑去救火,救完火后回到井边,发现所有鸡鹅已无影无踪,由于当年村民家境都比较清贫,已无力再购置鸡鹅应节。一怒之下,说以后再也不拜神了,冬至节也一样。从此,杨氏族人就有了逢中秋节,冬至节不拜神的规矩,其余节日就与其他村落一样。



螺岭庄杨氏拜祭祖先也不同其他村庄,别的村庄多数清明一年一拜。螺岭庄杨氏却是一年春秋二祭,清明节前往狮前祭拜杨秀华父亲,以及杨秀华以后等祖先。而重阳节则组织族人前往从化糯米田祭拜杨姓先祖,现糯米田尚存两座杨氏祠堂。因糯米田离螺岭庄较近,宗亲往来比较密切,“打六乡”时,螺岭庄杨氏宗亲很多远避糯米田。等情况好转,又从糯米田迁回。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均有互迁,正因如此,螺岭庄杨氏宗亲与糯米田宗亲显得格外亲。螺岭杨氏崇文尚武,也有舞狮习俗,舞狮在当地比较有名。


四知堂号话清白


汉时之弘农郡治所位于今河南灵宝境内,辖华阴等地。秦汉初期,杨姓子孙分布以弘农最为集中,影响也最大。所以至今仍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弘农杨氏人才辈出,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以“四知”而著称的“关西孔子杨伯起”。


据《后汉书》记载: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时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时人称之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曾隐居于湖州数十年。50岁方开始为官,后多次升迁,官至太尉。曾在赴东莱太守任上,途经昌邑。时任昌邑令的王密是他推荐上去做的官,听说杨震路过昌邑,就前往拜见,到了晚上临别之时取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杨震说道:“我了解你,你却为什么不了解我的为人呢?”王密劝说道:“天黑了,没有人会知道的。你就收下吧。”杨震回答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行贿不成,惭愧离开。从此弘农杨氏以“四知”为荣,并以“四知”为堂号。以清白传家为门额,遗风至今可见,“四知堂”由此而来。


螺岭代有人才出


螺岭杨氏立庄时间虽短,不过二百来年。但勤劳聪明的螺岭杨氏也是人才辈出,在各个时期各展风彩。比如立庄第二代杨悦东就是商业奇才,在交通不发达,通讯落后的古代,能把生意做到清远县源潭镇。在短短几十年,与族人一起,在当时把螺岭建设得颇具规模,有打铁铺、榨油坊等等小手工作坊,既务农又经商。


在现代,有参加抗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英雄杨金钱(1924——1993)。杨金钱参加抗日战争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第一野战军三师后,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去。转战陕西各地,解放战争结束后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枪林弹雨惧不怕。参军十多年,大大小小打了近二十多场仗,身体多处枪伤,屡立战功。纪念章、军功章、喜报奖状装满整整一小皮箱。


1955年杨金钱复退回乡,任职大东乡乡长(当时包括现在的九子村、珠湖村、大东村、阳升村、元岗村)。任职期间,风雨时节,枪伤隐隐作痛,也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在那艰苦年代,经常看见他的身影出现在田头地尾。他顾了国家、大家,而舍了小家。退休时,只拿了几件布衣,一箱书籍回家,真真正正践行了“家训堂言”清白传家,四知为官。杨运望,1939年生。1984年至1996年任花县花东信用社主任,从事农村金融工作三十年,屡获个人先进称号。


客家人耕读传家,勤劳坚韧,崇文尚武,敢博敢闯。螺岭庄自新中国成立后,虽人口仅二三百人,但移民巴拿马的有十几人,考上大学的有二三十人。985,211重点本科也不乏其人。最近的如杨俊荣,2017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现已硕士研究生毕业。螺岭山秀成回忆,新楼林立迈康庄。新时代,新螺岭庄,大沙河的水更清,九湾潭的水更美,大王山岭更绿,宜居螺岭庄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