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店起名(有趣的藏书楼取名)
藏书楼是重要的文化场所。在我国历史上,除历朝历代皇帝设立皇家藏书处供子孙阅读外,大部分为民间人士搜集、积聚图书,在我国历史上就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藏书家。当他们的图书积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藏书人往往要给自己的藏书楼、屋起名,藏书楼的名字往往有一些由来,反映了藏书人的志趣、爱好,下面就介绍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藏书楼的由来。
徐乾学的“传是楼”。生于明朝末年的徐乾学,经过几十年的穷搜苦讨,藏书积下了几万卷。一天,他把几个儿子叫到书楼里,对他们说:“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为儿孙多留下些土地和财产,然而其子孙也未必能世世代代富裕下去;也有不少人想给子孙多留下些宝物,然而这些东西也未必能世世代代为其子孙所有;还有不少人想给子孙留下亭台楼阁和车马等娱乐场所和器具,然而其子孙未必能世世代代享受其乐。依我看,不论给后人留下什么财产,也难免有失去的那一天,不会长久享用不尽的,我是看透这一点的。那么我给你们留传下什么东西呢?”徐乾学指着满屋子的藏书笑着说:“所传者惟是也。”并当即给书楼定名为“传是楼”。
清末大藏书家邓邦述的藏书楼叫“群碧楼”,就是因为他收藏了两部极为珍贵的宋版书:一是唐朝李群玉撰写的《群玉诗集》三卷,后集五卷;二是唐李中撰《碧云集》三卷。这两部书上面钤有明清两朝许多著名藏书家的印记,真是难得。
清末,山东聊城出现了一位大藏书家叫杨以增,他的藏书楼叫“海源阁”。他在书中解释说:“藏书楼取名为‘海源’,是取《学记》中”“先河后海”一语的意思。把书籍比作海洋,“学者而不观于海焉,陋矣。”然而,“观于海,久处其中,茫洋浩翰不知所归,亦为学者之戒。学者应该涉海而探源,知源之所出。”故将藏书楼命名为海源阁。
明末的藏书家黄宗羲,穷年搜讨,遍历通衢委巷,收购了大量图书。每到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和书童一起,挑着大担收购来的图书走回家来。他白天外出抄书、买书,晚上便坐在灯下整理校勘收集来的图书,第二天一大早又同书童外出访书去了。长年如此。经过他几十年的辛苦收集,他拥有藏书六、七万卷之多,他的藏书房的名字就叫“续抄堂”。
清末浙江人刘承干,有藏书六十万卷,他的藏书楼叫嘉业楼。据劳乃宣《嘉业堂丛书》序说:“嘉业堂者,先帝崇陵奉安时,输纳巨资以助种树,奉御笔赐以‘钦若嘉业’之额,敬以名其厅事者也。”原来是因为刘家出巨资为光绪皇帝陵园植树,而得到御赐的上书“钦若嘉业”的九龙匾额。这在封建时代是被引以为荣的事,刘承干便为其藏书楼取名嘉业堂。
以上几例,都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藏书家们珍视文化,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的故事,他们那种好学的精神在今天同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国家富强发展要靠人才,而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如果受教育者不加强学习,随时掌握本领域一些前沿的理论知识,则很难有所作为。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号召,目的就是提倡全民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提高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国力。在勤于学习、研究学问方面,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们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让我们向他们学习,立足于本职岗位和爱好,做一个好学的人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 · 北京起名大师李宗翰(《锦心似玉》几位长辈年轻时都是美女,徐令宜两位丈母娘都比他小)
- · 西安孩子起名(西安风水大师严峻师傅分享:怎么运用汉字修辞手法给孩子起名)
- · 网上起名可信吗(新手父母起名难,大师出手数百元起步是否靠谱?)
- · 起名 骗局(奶奶为给宝宝起个好名字 轻信网上“起名大师”被骗500多元)
- · 起名改名大师(同样是起名大师王道子和颜廷利谁更厉害?)
- · 洛阳起名大师(河洛工匠崔红涛:传承“新安窑”千年窑火,展现黄河文化新安魅力)
- · 梦见自己拉屎-起名网(梦见拉屎 - 周公解梦大师 梦境解释:梦到拉屎)
- · 保定起名大师(保定的由来,跟战事有关)
- · 最好的起名大师(起名大师排名谁第一:起名大师王道子如何影响我们的命名文化)
- · 宝宝起名取名大师(中国最好的起名大师——林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