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长安县起名字(西安市各区县地名由来)

发表于:2023-08-25 07:18:04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西安市,古称长安、镐京,陕西省辖地级市,是陕西省省会。全市下辖11个区、2个县,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明朝时,朱元璋设西安府,一直沿用至今。清雍正《陕西通志》:“西安,明府名。本元安西路。明改西安府,即元安西义。”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分别是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 ,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

西周时,西安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又命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后者为政治中心,前者为宗教、文化中心,合称“宗周”,为西安建城之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后,以丰镐为都,为西安作为都城之始。

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栎阳邑。秦朝时,设内史郡,秦朝时期,建都咸阳,阿房宫大部分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位于西安市临潼区)。

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刘邦建长安城,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为国都;景帝二年(前155年),设左内史郡、右内史郡;太初元年(前104年),为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称“三辅”;征和四年(前89年),设司隶校尉部;元始四年(4年),撤京兆尹分设前辉光郡、后承烈郡。新朝始建国元年(9年),王莽称帝,曾改都城长安为“常安”。东汉时,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黄初三年(222年),为京兆国;正始五年(244年),为京兆郡。十六国南北朝时,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先后建都长安。

隋朝时,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隋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因此,隋文帝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选择新址,建造新城大兴城。唐朝时定都长安,改隋大兴城为长安城,并进行了增修和扩建;武德元年(618年),为雍州;开元元年(713年),为京兆府。五代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京兆府为雍州,为大安府。后唐同光元年(923年),为京兆府。

北宋时,为永兴军、京兆府。金时,为京兆府路。元中统四年(1263年),为京兆路;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皇庆元年(1312年),又改安西路为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清朝时,沿用明朝制度为西安府。

民国二年(1913年),西安属陕中道,民国三年(1914年),陕中道改关中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8日,陕西省政府撤销西安市建制,辖区复归长安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5日,国民政府明令宣布定西安为陪都,但西京市政府始终未成立,后西京筹备委员会撤销。1943年,设西安市,为陕西省省会。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为陕西省辖市。

一、新城区

明朝时秦王朱樉在此筑王城。1927年,以此城相对汉唐长安古城而言时间更近,遂改名新城。

春秋战国时,属秦国。秦朝时,属内史郡。两汉魏晋时,为长安县地。北周时,为万年县地。隋朝时,为大兴县地。唐朝时,为万年县地。北宋时,为樊川县地。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至清朝时,为咸宁县地。1913年,为长安县地。1945年,为西安市第四、第五、第十区。1954年,设新城区。1960年,撤新城区。1962年,恢复新城区。1966年,为东风区。1972年,为新城区。

二、碑林区

以境内的碑林为名。碑林为北宋名臣吕大忠所建,为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杜县。秦朝时,属内史郡。两汉时,属京兆郡。北周建德二年(573年),撤杜县分别并入万年县、长安县。隋朝时,属京兆郡。唐宋时,属京兆府。元朝时,属奉元路。明清时,为长安县、咸宁县地。1913年,为长安县地。1928年,为西安市地。1949年,为西安市第一、第二、第七区。1954年,设碑林区。1960年,撤碑林区并入雁塔区。1962年,恢复碑林区。1966年,为向阳区。1972年,为碑林区。

三、莲湖区

以境内的莲湖公园为名。明朝时秦王朱爽在此建王府花园,以广植莲花而得名莲花池,1916年改为莲湖公园。

春秋战国时,属秦国。秦朝时,属内史郡。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为长安县地。隋唐时,为长安城地。明清时,为长安县、咸宁县地。1913年,为长安县地。1928年,为西安市地。1930年,为长安县地。1945年,为西安市第三、第六区。1955年,两区合并为莲湖区。1960年,撤莲湖区并入阿房区。1962年,恢复莲湖区。

四、灞桥区

以境内的灞河古桥为名。《水经注》:“霸者,水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霸)水上有桥,谓之霸桥。”唐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灞桥伤别。”

夏商时,属杜柏国。西周时,为近畿地。春秋时,为秦国霸城。战国时,设芷阳县。秦朝时,属内史郡。西汉文帝九年(前171年),为霸陵县。东汉时,属京兆尹。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年),为霸城县。北周建德二年(573年),撤霸城县并入万年县。隋朝时,为大兴县地。唐朝时,为万年县地。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为樊川县地。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至清朝时,为咸宁县地。1913年,为长安县地。1949年,为长安县第四、第五区。1955年,设西安市灞桥区。

五、未央区

以境内的汉未央宫遗址得名。“未央”出自《诗经》中“夜如何其?夜未央”的诗句,寓“未尽未深”之意。《读史方舆纪要》未央宫:“汉高祖七年,萧何起未央宫,斩龙首山而营之,高出长安城。”

夏朝时,属崇国。西周时,属函国。春秋战国时,属秦国。秦朝时,为芷阳县、咸阳县地。两汉魏晋时,为长安县地。隋朝时,为大兴县、长安县地。唐朝时,为万年县、长安县地。北宋时,为樊川县、长安县地。金元明清时,为咸宁县、长安县地。1913年,为长安县地。1949年,为长安县第七、第八区和西安市第八、第十一区。1955年,设未央区。

六、雁塔区

因境内有大雁塔而得名。大雁塔建在唐“慈恩寺”内。

春秋战国时,属秦国。两汉时,为长安县地。隋朝时,为大兴县、长安县地。唐朝时,为万年县、长安县地。北宋时,为樊川县、长安县地。金元明清时,为咸宁县、长安县地。1913年,为长安县地。1949年,为西安市第九区。1955年,为雁塔区。1965年,撤雁塔区。1980年,恢复雁塔区。

七、阎良区

1966年设阎良区,寓“闾阎良善”之意。

春秋时,为晋国栎邑。战国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建栎阳城,为国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设栎阳县。秦朝时,属内史郡。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建都栎阳;高祖七年(前200年),迁都长安;高祖十年(前197年),设万年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撤栎阳县并入万年县。北魏时,设广阳县。北周时,撤万年县并入广阳县。隋仁寿元年(601年),为万年县。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栎阳县。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撤栎阳县并入临潼县。明清时,为临潼县栎阳镇。1966年,设阎良区。

八、临潼区

境内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临潼县志》:“(北宋)祥符改名,以临、潼二水环县左右故名临潼”。《读史方舆纪要》临潼县:“以县临潼水改曰临潼。”

西周时,属骊戎国。战国时,属秦国。秦朝时,为郦邑。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设新丰县。隋朝时,属雍州、京兆郡。唐垂拱二年(686年),为庆山县;神龙三年(705年),为新丰县;天宝三年(744年),设会昌县;天宝七年(748年),新丰县、会昌县合并为昭应县。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为临潼县。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撤栎阳县并入临潼县。明清时,临潼县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38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渭南专区。1958年,属西安市。1961年,属渭南专区。1983年,属西安市。1997年,撤县设临潼区。

九、长安区

在历史上,长安被作为关中地区的泛称,以“长安之险固,谓进攻之百克,退守而有余也”。今长安以秦代长安乡得名。长安乡以境内土地肥沃、城池坚固,易于长治久安而得名。《太平寰宇记》:“长安地皆黑壤,赤城,今赤如火,坚如石,父老所传云,凿龙首山土以为城”,“长安,盖古乡聚名,在渭水南,隔渭水,北对秦咸阳宫,汉于其地筑未央宫,谓大城曰长安城。(高祖)五年置县,以长安名焉。”《三辅黄图》:“长安,本秦乡名。”又说,以古长安君、长安侯得名。《太平寰宇记》:“始皇弟成蟜封为长安君”,“楚怀王封项羽为长安侯。”《读史方舆纪要》:“汉初卢绾封长安侯。”

春秋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设杜县。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为咸阳县。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为长安县。新莽建国元年(9年),为常安县。刘玄更始元年(23年),为长安县。十六国后秦时,为常安县。北魏时,为长安县。隋开皇元年(581年),为雍州治;大业三年(607年),为京兆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为雍州治;开元元年(713年),为京兆府治。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大安县,为大安府治。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改长安县,为京兆府治。北宋时,为京兆府治。金时,为京兆府路治。元朝时,为京兆路、安西路、奉元路治。明清时,为西安府治。1912年后,为陕西省省会。1914年,为关中道驻地。1943年,陕西省省会由长安县迁至西安市。2002年,撤县设长安区。

十、蓝田县

因此地出产蓝田玉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山出美玉。《周礼》注曰:‘玉之美者曰球,其次曰蓝’。盖以县出美玉,故名蓝田。”《读史方舆纪要》蓝田县:“奉县,玉之次美者曰蓝,县之山出玉,因名。”也说,以境内有蓝田谷、蓝田川、蓝田山而得名。《水经注》:“水出蓝田县蓝田谷。所谓多玉者也。西北有铜谷水,次东有辋谷水,二水合而西注,又西流入水。水出蓝田山之东谷”,“霸水又北历蓝田川迳蓝田县北。”

战国时,秦国设蓝田县。西汉文帝七年(前173年),设南陵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撤蓝田县、南陵县并入灞城县;太和十一年(487年),设蓝田县。隋朝时,属雍州、京兆郡。唐武德二年(619年),设白鹿县;武德三年(620年),设玉山县,改白鹿县为宁民县;贞观元年(627年),撤宁民县、玉山县并入蓝田县;开元元年(713年),属京兆府。金时,属京兆府路。元朝时,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明清时,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38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渭南专区。1958年,属西安市。1960年,属渭南专区。1983年,属西安市。

十一、周至县

以境内山环水复而得名。《太平寰宇记》:“盩厔,武帝置,属右扶风。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因山水之曲以名之。”《读史方舆纪要》:“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故以名县。”1964年,为避免生僻字,取谐音改名“周至”。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盩厔县。东汉时,撤盩厔县。西晋时,恢复盩厔县。西魏时,设终南县,后撤终南县。北周保定元年(561年),设仓城县;建德三年(574年),撤仓城县并入盩厔县。唐武德元年(618年),设终南县;贞观八年(634年),撤终南县并入盩厔县;天宝元年(742年),为宜寿县;至德二年(757年),为盩厔县。北宋大观元年(1101年),设终南县。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撤终南县并入盩厔县。明清时,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38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咸阳专区。1952年,属宝鸡专区。1960年,属咸阳市。1961年,属咸阳专区。1964年,为周至县。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西安市。

十二、鄠邑区

以古扈国、 邑得名。《元和郡县志》 县:“本夏之扈国,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地理志》:古扈国,有户谷、户亭,又有甘亭。扈至秦改为邑。”《通典》:“姚察《(汉书)训纂》云:户、扈、三字一也”。1964年,为避免生僻字,取谐音改名户县。

夏时,属扈氏国。春秋战国时,为秦国邑。西汉时,设鄠县。鄠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两千多年来,只有隶属关系的变更,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东汉时,属右扶风。三国魏时,属平郡。隋朝时,属雍州、京兆郡。唐宋时,属京兆府。金时,属京兆府路。元朝时,属丰原路。明清时,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38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咸阳专区。1958年,属西安市。1961年,属咸阳专区。1964年,将“鄠县”改为“户县”。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西安市。2017年,撤销户县,设立西安市鄠邑(hù yì)区。

十三、高陵区

境内有奉政原,原体高隆,当地称原为陵,故名“高陵”。明嘉靖《高陵县志》:“奉政原在县南十里,自泾阳来,过县达临潼,延几百里,高者四五丈。泾渭之不能北徙者此也。故自周、汉、隋、唐,王侯将相多葬于此。”清光绪《高陵县续志》:“高陵,秦县名。《尔雅》:大阜曰陵。郭子章云:县南有奉政原,高四五丈,高陵之名所由也。”

西周时,为高陵邑。战国时,秦国设高陵县。秦朝时,设戈阳县。西汉景帝五年(前152年),改戈阳县为阳陵县。东汉时,高陵县、阳陵县属左冯翊。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撤阳陵县,改高陵县为高陆县。隋大业二年(606年),为高陵县。唐武德二年(619年),设鹿苑县;贞观元年(627年),撤鹿苑县并入高陵县。北宋时,属京兆府。金时,属京兆府路。元朝时,先后属安西路、奉元路。明清时,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38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咸阳专区。1953年,属渭南专区。1959年,撤高陵县并入三原县。1961年,恢复高陵县,属咸阳专区。1969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西安市。2014年,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