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华夏起名咋样(姓名: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方法起名)

发表于:2023-05-19 16:43:50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姓名: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方法起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五行学说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学说。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将日常生活中的这五种物质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按照这个原理,“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即“相克”意味着互相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

阴阳五行的理论模式包容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常(仁、义、礼、信、智)等等。

五行学说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姓名: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方法起名

鲁迅有一篇小说《故乡》曾涉及到了用五行学说命名的一种方式。他在小说中描写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摇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父亲叫他闰土。”

闰土一名的得来,就是用五行学说所取的。用五行学说来命名,说明中国这一古老的理论模式中的智慧,已与人名发生联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起名在中国民众的头脑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五行学说被用来研究社会现象为时甚早,战国时期,孟子便大声疾呼“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这一套“历史循环论”,便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

汉代时期,人们更热衷于五行相生,由此五行相生的顺序就取代了五行相胜的观念,并被用来标志历史上更迭的朝代。运用五行相生顺序来解释历史的演进,成为一种时髦。

随着五行学说理论日益完善及推广,随着人们头脑中的五行观念的日益根深蒂固,人们开始用五行学说来命名,以此来寻求一种命名的理论依据。

最初,人们在用五行来表示历史更迭的朝代时,发现运用五行学说的相生来代表父子之间的关系,更显得有序和符合道理。

于是,唐朝有人命名就采用了五行相生的顺序,取有金、木、水、火、土偏旁的字为名,按家人长幼顺序代代相承。如父亲取土字旁名字,那么儿子就取金字旁的名字,孙子就取水字旁的名字。按五行相生顺序,土生金,金生水。

唐朝人毕构,以学问著世,他6岁能做文,20岁就考中了进士,做官也有政绩,因此《唐书》和《新唐》书上都有他的传。他们家的名字就是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毕构的名字是木字旁,他的儿子名叫毕炕,用的是火字旁,他的孙子叫毕增,用的是土字旁。

宋代时期人们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事例就更多了。如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朱熹,一家也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松是木字旁;朱熹的名字“熹”字下面四点并非是水,而是火,因为《说文解字》释云:“熹,炙也。”本意是烤肉的意思,朱熹的儿子叫朱在,是土字旁。一家三代,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

又如南宋的大奸臣秦桧,他的一家人命名也是运用了五行学说。秦桧的名字为木字旁,他的儿子名秦熹,是火字旁,秦桧的孙子名叫秦埙,名字为土字旁,木生火、火生土,按五行顺序进行排列。

运用五行相生来命名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而且大多数是发生在社会上层人物家里。

用金木水火土五行起名,最突出的要数明朝朱元璋家族了。

明太祖朱元璋的起名复杂,他一方面仿效宋太祖赵匡胤给子孙后代定字辈,规定姓名格式为:姓+字辈+名,还规定取名用字必须用“五行偏旁者”,即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字,而且要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即以五行循环相生为顺序。(所以,有些王爷的名字真心好难认,就拿朱元璋的儿子来说好了,朱棡、朱栴、朱桱……你能念对吗?更别说两百多年后名字都快被取光了)

明太祖:朱元璋(据说“朱元璋”三个字有“诛灭元朝的利器”这一说法)

第二代代表人物:朱标、朱棣(木字旁)

第三代代表人物:朱高炽、朱允炆(火字旁)

第四代代表人物:朱瞻基(土字旁)

第五代代表人物:朱祁镇、朱祁钰(金字旁)

第六代代表人物:朱见深(水字旁)

第七代代表人物:朱佑樘(木字旁)

第八代代表人物:朱厚燳、朱厚熜(火字旁)

第九代代表人物:朱载垕(土字旁)

第十代代表人物:朱翊钧(金字旁)

第十一代代表人物:朱常洛、朱常洵(水字旁)

第十二代代表人物:朱由检、朱由校(木字旁)

人们用五行相生这种方式命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中国式智慧的一种标准反映。

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不但隐含生生不息,子孙绵延的意图,而且给受儒家思想支配行事的中国人在命名上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几个人名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五行运转的模式,既解决了后人子孙生生不息的生存理念需求,又为今生、来世、后世等宿命观念,轮回因果观念创立开辟了一条通道。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虽然也有子孙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愿望,但其所处的低下卑微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用五行顺序命名的愿望较之社会地位高,生活优裕,希冀长存,子孙长富的上流人的愿望淡弱得多。他们更多的是为现实生活所困扰,企求能够改变自己或后辈的命运。

他们在命名上,对五行顺序排名重视不够,而相对重视自身或子辈的气禀如何,并试图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命名来达到种弥补,弥补自身或子辈身上的五行不足气。

中国古代哲学历来讲“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合一。现代人多把此种理论视为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依据。尽管“天人合一”以后引发出“天人感应”的封建神秘学说,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是有科学道理的。

运用五行学说来考虑人的禀赋,并且根据人的禀赋五行的情况来命名,正是借助于中国理学家们的理论,发展而成的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式。

从理论上看来,人禀赋的五行之气决定着他的天赋高低和命运好坏。而一个人所禀的五行之气与他的生辰八字有关。

所谓“生辰八字”,是指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是用天干、地支相配合来标记的,这种天干地支配合的标记,每项用两字,共有年、月、日、时四项,共用八字。如甲子年,戊戌月,丙辰日,壬子时,就称为“八字”。

将天干、地支与五行相配,这样生辰八字就代表了人所禀赋的五行。按一般的说法,天干与五行相配的是: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与五行相配是: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申、酉、戌属金,亥、子、丑属水,土则寄于辰、戌、丑、未之间。

在命名中,采用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而加在名字中,藉以补救“生辰八字”的欠缺,是许多父母给子女命名的常见现象。

八字中的年月日时天干地支都可用金木水火土来表达,看欠缺什么就在名字中加上什么或者偏旁部首,以补不足。现在用这种方法起名越来越多。如上面提到的甲子年戊戌月丙辰日壬子时,用表达天干和地支的金木水火土代入(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与五行相配是:寅、卯、辰属木,巳、午、未属火,申、酉、戌属金,亥、子、丑属水,土则寄于辰、戌、丑、未之间):年里甲为木子为水,月里戊为土戌也为土,日里丙为火辰为土,时里壬为水子也为水,统计结果:1木,1火,3土,3水。水土过旺而无金,金代表肺,说明肺很弱(脾胃和肾泌尿系统过旺)。所以起名要补金添木添火,有的人起名带有三个金的鑫,三个木的森,三个火的焱。

很多使用这类名字的人,本身并不相信星命,但星命在家庭里面已有传统的根苗,幼年时父母给他取名如此,长大也无法再改了。

父母考虑子女禀赋五行然后命名的现象迄今仍有。这一命名方式蕴含着父母对子女的怜爱和期望,他们将父母珍爱的信息注入到子女名字中,并在潜移默化之中熏陶着子女。

从心理学理论来说,注重自己身体内的阴阳五行平衡,并非件坏事,至于将五行用在自己名字上是否有效,是否能够补救禀赋五行的欠缺,仍是一个没有检验也无从检验的问题。

从保持心态平稳和从心理角度来考虑,根据自己禀赋五行的不足(我们常听人说,我火重,我阴虚,我怕火,实际上就是种自我暗示和自我承认)而起一个相应的名字,有助于个人在心理上获得暗示刺激,从而求得心理平衡。这种效果类似一种温和持久的心理治疗。

姓名: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方法起名


说明:本文根据慧缘《姓名学》修改增加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