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李沐起名(“规避职守”的王仁皎与“贪鄙无度”的王守一)

发表于:2024-03-19 19:11:59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公元712年,唐睿宗禅位,李隆基登基,是为唐玄宗。

李隆基成功继位,既有其自身的谋略和果敢,还离不开一个女人在其背后的默默相助,她就是李隆基的第一任皇后王菱。王菱,是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之后,左卫翊府中郎将王仁皎之女。

“规避职守”的王仁皎与“贪鄙无度”的王守一

《宫心计》2 王皇后

公元693年,李隆基聘娶王菱为妃。可此时的李隆基正处于武则天的淫威之下,他的生母窦氏被武则天秘密处死,他的父亲李旦被剥夺召见公卿百官的权力,还被诬陷谋反,幸得乐工安金藏当众剖腹,以表明李旦的清白。李隆基虽名为临淄王,王菱虽名为王妃,可这对小夫妻却过着以袍换饼的苦日子。

也正是这段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经历,让李隆基对王菱格外信任。公元710年,王菱参与策划“唐隆政变”,后又参与平定太平公主之乱,《资治通鉴》中记载:“上之诛韦氏也,王皇后颇预密谋。”而旧《唐书》也记载说:“临淄王时,纳为后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

公元712年,李隆基登基,册封王菱为皇后,授其父王仁皎为太仆卿,迁开府仪同三司,祁国公,实封三百户。王皇后的哥哥王守一与王皇后是双胞胎,年少时与玄宗交好,尚睿宗之女薛国公主为妻,被封为驸马都尉,后因平定太平公主有功,被授为殿中少监、太子少保,封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晋国公。

公元719年,王仁皎去世,被追赠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昭宣,玄宗命官府公费安葬,亲笔题写碑名,并命宰相宋璟撰写碑文。王守一袭爵祁国公。

可唐玄宗是个风流天子,很快便在深宫之内寻到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子,她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恒定王武攸止之女武氏,因其父早逝,自幼养育宫中,即便是在中宗复位、唐龙政变的混乱之中,也从未离开深宫内院。

“规避职守”的王仁皎与“贪鄙无度”的王守一

《杨贵妃秘史》武惠妃

玄宗对其一见倾心,封其为婕妤,公元716年,武婕妤生下一子,排行第九,取名:李一,深得玄宗喜爱,可不幸的是,李一两岁夭折。公元719年,武婕妤又生下一子,排行十五,取名:李敏,同样深得玄宗喜爱,可惜一岁夭折。不久后,武惠妃再生一子,取名:李清。公元720年,武惠妃生下第四个儿子,排行二十一,取名:李沐。

武惠妃四年生了四个儿子,可王皇后与玄宗成婚已二十余年,始终无子,加之其年老色衰,不善奉迎,玄宗便起了“废后”之心,准备改立武婕妤为皇后。

公元722年,玄宗私下召见秘书监姜皎,言明心意,而姜皎转身就将玄宗准备“废立皇后”的消息禀告王皇后,王皇后心怀忧愤,而朝臣们也纷纷上书,说:武则天故事刚刚结束,怎可再让武氏女执掌后宫?玄宗大怒,下令严查是谁走漏消息,嗣濮王李峤上书告密,检举秘书监姜皎“漏泄禁中语”,姜皎因此被去职夺官,杖责六十,发配岭南,病逝于半路途中。

嗣濮王李峤是王皇后的妹夫,本应站在王皇后一边,可自幼命运多舛,好不容易才被封为嗣濮王,加银青光禄大夫,怎肯为了王皇后而被牵连呢?

王皇后向玄宗哭诉:“陛下难道不念当年你未登大位之时,我爹王仁皎宁愿脱下自己身上的紫色袍子,露出臂膀,换来一斗面粉,为您的生日,做长寿面之事吗?”玄宗听后,感伤动容,“废后”事宜暂时搁置。

可王皇后的“苦情”只保得了一时,却保不了一世,她的哥哥王守一忧心不已,他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妹妹被废,必然自身难保。于是向和尚明悟问计,明悟建议:设坛祭拜南斗北斗,寻雷击木,刻上天地文和玄宗名讳,让王皇后佩戴。还说:“戴上这个可保佑早生贵子,其造化可与武则天相比。”

武婕妤得知此事,向玄宗告发,玄宗大怒,亲自调查,果然在王守一的府中搜出了证据,盛怒之下,王皇后被废为庶人,别院安置,王守一被贬为柳州司马,行至蓝田驿,被赐死抄家,财帛不可胜计。

右补阙王諲,效法司马相如的《长门赋》,作《翠羽帐赋》,讽喻劝告玄宗,为王皇后鸣不平,可玄宗充耳不闻。公元724年,武婕妤被册封为惠妃,礼制依仗与皇后相同。公元725年,王皇后郁郁而终。玄宗诏令,以一品礼仪将其葬于无相寺。

“规避职守”的王仁皎与“贪鄙无度”的王守一

唐玄宗

王皇后死后,玄宗仍想册立武惠妃为后,御史潘好礼上书,陈明利害,他说:“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延秀都是干纪乱常之人,世人对其深恶痛绝,且太子李瑛不是武惠妃所生,一旦以武惠妃为后,恐怕她会基于私心而使太子储位不安。”玄宗最终以国事为重,未将武惠妃立为皇后。

此后的事态发展果不出御史潘好礼的预料,武惠妃先后两次陷害太子李瑛,公元737年,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废为庶人,后被玄宗赐死。武惠妃心中有鬼,屡次见到太子李瑛的鬼魂,一病不起,最终因惊吓而死,以妃嫔之礼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