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公司起名(无锡百世菩提殡仪公司浅谈殡葬花艺的前世今生)
在现代殡仪活动中,标准的供奉祭祀五件套有香、烛、花、果、乐。随着绿色环保观念逐渐的深入人心,花的使用从原来的可有可无,到现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了主角。今天就让我们简单地捋一下殡葬花艺的发展脉络,看看它的前世今生。
首先,从材质上分仿真花和鲜花。仿真花又叫绢花、假花。一开始在殡仪供奉活动中有人是排斥使用仿真花的,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和观念改变,慢慢得到大量推广。当年李首富就是在香港做仿真花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而法相庄严的宗教场所各种造像不都是木雕泥塑吗,和仿真花正是绝配。并且在很多地方,仿真花有鲜花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门头牌坊、告别厅背景等的景观造型。
这里不得不提上海金周公司是国内较早将仿真花运用于殡仪活动。大约08年甚至更早,就陆续在上海宝山、杭州、无锡等殡仪场馆进行门头牌坊的装饰,并且有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图纸的设计,框架的制作、花艺的施工。可以说开行业先河,而相比之前零散的殡仪绢花装饰就太显微不足道了。
而随着殡葬鲜花花艺的发展,借鉴鲜花的造型和技术,仿真花花艺也迎来了成长,甚至在有些方面更加胜过鲜花。相辅相成,良性发展,这才是所有新生事物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础。
殡葬花艺的发展替代了原来传统灵堂上的大量焚化祭品。应用而生的仿真花灵堂犹如雨后春笋般得到迅猛发展,可称为灵堂布置的一场革新。在青岛和苏州殡葬用品展览会上,仿真花灵堂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各种手机短视频也疯狂地向从业人员推送此类广告,其中做得较好并且规模很大的有湖南、河南、河北等十多家企业。也有花市门店、绢花店铺等从业人员开始接触仿真花灵堂的制作销售。新生事物,商机无限,愿良性发展,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面貌。
附:仿真花花艺的极品之作: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上的祝福祖国巨型花篮,直径近五十米,十几层楼的高度,花团锦绣,流光溢彩,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唯有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
殡葬鲜花花艺,源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光大于台湾。世纪之初,中国殡葬协会在一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联合启东、海门、博兴、黄石等殡仪馆,引进台湾杨敏昇花艺团队,十几年来,已经在全国各地巡回举办了十期全国性的殡葬花艺培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一衣带水,血脉相连。培训人数超过上千人,为大陆各地殡仪馆以及殡葬企业培养了大量花艺骨干人才,为殡葬花艺的普及做了一件功莫大焉的好事,如今我们观看短视频上爆屏的花艺展示,不可忘记当年的播种人。这其中尤其以黄石馆做得最优秀,在熊健主任的带领下,研发新花型,拓展新视野,成为国内殡葬花艺事业的领头兵可说是毫不过分。
花艺培训现场。台湾老师认真工作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言传身教的教学,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湾花艺师的操作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事先沟通,图形设计,按图施工,丝毫不差,严谨的精神感化教育了很多半路出家的新人。
在青岛殡葬展览会上,日本花艺大师三村晴一的生花祭坛作品《山海经》,一部现代殡葬花艺作品,起名中国古典名著,光一个名字就容易引人无数的遐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填海的精卫激起浪花朵朵……整体四米长,气势磅礴,更不由使人想起苏东坡的名句: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这是传统的经典和现代花艺相辅相成的典范。
殡葬花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由于中殡协不遗余力的推广,行业从业者认知的提高,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由于大量台湾花艺从业人员的加入,使得殡葬花艺在国内的每一个地方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时隔五年青岛殡葬博览会被参观的人围的水泄不通可以看出大家对信息的渴求,对改变的迫切。现在大陆殡葬花艺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花艺在殡仪活动中的占比越来越重,有的殡仪公司仿真花鲜花一起上,通过场所的设置,话术的引导,使得客户对花艺的选择变得理所当然,水到渠成。而通过客户身份、职业、爱好等为其量身定做,私人订制一款适合其身份地位的花艺,必将是未来花艺发展的大趋势。
梅妻鹤子是多少厌倦了人间烦扰的不归客最后的遗愿?人生总是负重前行,老了累了就不如归去,寄情山水,寄托了多少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渴望?借得青山做屏障,引来绿水种莲花。繁花点点,好鸟相鸣,此地甚好,足慰生平。
在十几岁最美的年华,你踏花归去;送你喜欢的二次元动漫,因为天堂只有鲜花和快乐。
嫦娥奔月,一梦千年;神舟飞天,圆梦当前。这幅《飞天》作品是大陆花艺师秦源(秦公子)所作。以我孤陋寡闻的见识,认为目前新生代花艺师里,秦公子可称翘楚。数年游学日本,深得东瀛花艺精髓。造型状物,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殡葬花艺领军人物。
图片
上图为青岛殡葬博览会海丰花卉公司展示的插花作品。长度12米,是秦公子为主的四个人两天创作出来的。气势上甚至不输《山海经》,是难得一见的花艺精品,站在作品前,不由使人产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叹。也许在日常中使用较少,但作者对线条的掌握,对整体的把控,对造型的理解,已经达到庖丁解牛的程度,赋予鲜花以生命,融合雕塑,美术等创作技能,不由人眼前一亮,犹如惊鸿一瞥,惊艳了时光。必将经典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