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起名字(姓郄的,姓郗的,在河北行唐寻找姓氏的根脉)
本来计划要按照出行方案出发的,接到一个网友的微信留言,我决定还是推迟一两天,以帮助这个未见过面的朋友完成夙愿,其实这样的寻根活动也是我梦寐以求的,应该说这对于我们郄氏和他们郗氏都是互为有利的事情,尽管在我的思想观念里并不是太重视姓氏溯源,但是如果这样的探究能够澄清郄氏和郗氏,乃至郤氏的关系和源远,也是大有裨益的好事,天热不是问题,推迟出行时间也不是问题,和一个陌生人共同出行更不是问题,或许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相信缘份由天定不是虚妄之言,郄姓虽小也值得探究。
应该说在这个事情上,来自北京的海归新闻博士郗云峰还是比较执着的,他撰写的超过十八万字的《郗郄通史》已经基本定稿,在探知到石家庄行唐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儒将郄縠故里,职业的敏感又让他坐不住了,于是利用回家乡阳泉的机会一定要去行唐看看,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探访到更多的历史真实,知悉更多的郄郗姓氏渊源,让未来的《郗郄通史》变得更为详实更为丰满,就是再辛苦再费劲也是值得的,从这一点来看,网名为yy博士的郗云峰还是值得尊重的,作为新闻博士的职业修为他树立了典范,以及他对家乡阳泉刻骨铭心的挚爱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与这样的人同行,其收获、其感悟、其心境定会如沐春风。
时间就定在了七月十四日,又是一个酷暑难耐的日子。与以往去行唐大不相同,原来经正定去往行唐的道路崎岖难行,要经过无数的沙坑和乡村小路,简直就是畏途,如今从京昆高速行唐口出来就是风景优美的磁河大道,几年不来行唐县,此地的交通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行唐这个千年古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一个姓郄的一个姓郗的,虽然素昧平生,也就是网络的偶尔互动,说熟不熟说生不生,行驶在这样的通途大道上,能够就像老朋友一样,聊聊人生经历,说说郄郗渊源,并且都对此次考察探究寄予厚望。
也许是老天爷有意要考验我们,按照导航行驶在车辆稀少的乡村道路上,心里还是不免有些担心,就停车问路旁的园林维护工作人员,她除了告诉我们行程还善意的提醒,左前轮好像胎压过低,于是我们顺着公路寻找汽车修理厂或能打气的摊点,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只好选择更换备胎的笨办法,此时的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钟,暑气蒸腾中换下备胎,落下千斤顶才发现备胎的胎压还不如旧胎,没有办法只好重新安装上旧胎做最坏的打算,强忍着酷暑更换轮胎,坚持上路寻找修车点,一个老乡骑电动车过来说不远处的商店就能打气,又累又热的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看来仅仅是人有精神还不行,车还必须有气。
第一站我们选择了南郄凹,从感觉上想象着这里会有郄氏族人聚集,在它的附近还有一个北郄凹,如此生僻的姓氏能够体现在村名上,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我们的车子行走在狭窄颠簸的乡村道路上,如果对面过来车辆基本没有办法会车,必须需要一方倒车避让,想到我们的族人还生活在如此闭塞的地方心里竟然有些不舒服。在看到村口蓝色的地名标牌上赫然书写的南郄凹时竟然有些小激动,到村委会扫了一眼墙上的南郄凹两委干部职务分工,竟然没有发现一个姓郄的,在应该很是严肃的事情上,却将南郄凹写成了南郤凹,一丝隐忧袭上心头,待走进院落,看不到两委会的人,在北侧医务室里除了感受到中药材的药香,还得到证实,尽管这个村子叫南郄凹却没有一个姓郄的,就是北郄凹也没有,倒是上闫庄乡的郄库池村和周边的村庄都还有姓郄的,我们拔凉拔凉的心里再次燃起希望的亮光,有希望就说明此次没有白来。
根据经验和感觉我们的车子已经行驶在灵寿境内,郄库池就是地处灵寿和行唐交界处的偏僻小村,周边还有刘库池、郑库池,始终也搞不明白这库池的村名到底有何玄机。下了241省道,又穿过一段乡村小路,一个烈士纪念碑亭吸引了我们,下车观看心里有了一些底,两个烈士竟然都姓郤,一个叫郤建德一个叫郤六一,进村后拐进两委会广场,从墙上的张贴布告我们看到了许多姓郄村民的名字,继续前行遇到几个聊天的老太太,听说要打问郄氏家族的事就说,俺们都是媳妇都不姓郄,要问就找那个老头吧!他最清楚郄库池的历史,她们说的老头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向导郄平合,一个看起来并不像是七十二岁的老人,听说是郄氏后人过来追寻姓氏渊源,郄平合老人开始带着我们走东家串西家的寻找那本《郄氏家谱》,几经周折终于在六十岁的郄金梁家看到梦寐以求的家谱,郗云峰博士说他这些年走访了无数的地方,能够有这样一本详细记录郄氏家族从两千五六百年前,历史上第一位儒将郄縠之后的郄氏家族发展脉络太难得了。
古代有许多赞颂郄縠的诗句,这说明郄縠确实不是平庸之辈,唐诗人薛能在《清河泛舟》里这样吟咏郄縠:“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绕郭烟波浮泗水,一船丝竹载凉州。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儒将不须夸郄縠,未闻诗句解风流。”如果说一首诗在热捧郄縠是出于偶然,那韩愈在《酬别留后侍郎》诗里赞颂“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刘禹锡说出“自从郤縠为元帅,大将归来尽把书”的诗句。再加上宋代张耒的 《送刘季孙赴浙东》诗更是对郤縠推崇备至:“将军好书如郤縠,文中随船三万轴。”这些佐证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郄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君其试之!乃使郄縠将中军,郄溱佐之。"绝非虚言妄语。
说到郄姓的由来,普遍有这几种说法。晋献公讨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带领晋军打败翟人,晋献公就把郄邑(山西沁水下游)封给叔虎建立郄国,后人遂以封地为姓,郄氏后人奉叔虎为郄姓的得姓始祖;源于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曾任司寇之职,因明察秋毫被后世尊为狱神,其子被封于郄,后裔就以封地为姓;春秋时郄宛的后代在晋国世袭卿位,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郄姓,郄氏家族以智慧、口才、文章等才能闻名当世;源于满族、锡伯族部分随汉姓郄和郗。至于郄縠故里究竟是山西沁水还是河北行唐,就显得不重要了,郄縠这一支郄氏子孙都以行唐城寨为祖居地却是不争的事实,仅元代明代就有郄广、郄温、郄喜、郄永、郄忠、郄寿等名人都以郄縠为祖为荣,可见郄縠凭借自己的儒将风范对后世的影响力依然巨大。
虽然之前我也有探寻郄氏先祖的想法,却始终未有行动,甚至对郄縠感到很是陌生,待静静的徜徉在历史的沧桑岁月,才发现郄縠果真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历史人物,郤縠(前583年-前632年),姬姓郤氏,晋国郤邑(今山西省沁水县)人,春秋时期晋国公族,晋国第1任中军将。在春秋五霸中,晋文公姬重耳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落难之时,重耳身边有一批坚定的追随者,这些极具文韬武略的卓越人物中就有郤縠。在郤縠的成长史上,他不仅遇到了雄才伟略的霸主重耳,更有幸得遇伯乐人物赵衰。公元前633年,也就是周襄王十九年,楚国会同陈、蔡、郑、许诸侯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郤縠率中军南渡黄河准备通过攻打曹国、卫国来救援宋国,在战争中郤縠既运筹帷幄,又身先士卒,为晋国立下不世战功,公元前632年3月在攻打曹国的过程中郤縠战死。按照普遍的说法郤縠就葬在今天行唐县城寨。
在郄库池,我们将全本《郄氏族谱》拍照收藏,在郄氏族人眼里这是比生命还重要的家族至宝。因为它记载了郄氏自春秋至清乾隆期间两千多年,发展、繁衍、迁徙的过程,据说贵州、北京、山西、安徽以及邯郸、阜平、曲阳、鹿泉、定州的郄姓子孙都是源于郄縠。为了亲眼看看被郄氏家族视为圣地的城寨今天的样子,我们决定在郄平合老人和郄金梁的带领下赶赴行唐城寨,车子再次经过灵寿慈峪绕行到城寨已经过了中午,在郄金梁口中得知,曾经是郄氏发源地的城寨已经找不到太多的郄氏族人,这一点在北城寨村委会门口的选民名单上得到证实,除了偶尔还能看到零星的几个郄氏名字,刘、乔、王、赵等姓氏成了主流。我们在一家多味饸饹馆吃午饭,凉拌菜和炖鸡块都味道不错,尤其是大碗饸饹,量大的简直难以想象,味道也很是不错。郄金梁说咱吃饭的地方在之前也是郄氏家族的坟地,最多时能有120多亩地的范围。
撂下碗筷我们穿行在北城寨的街巷里,试图找到郄縠墓地曾经的样貌,天气太热,在村里几乎看不到任何村民,除了在村中间看到新近竖立的郤谷故里石碑,看到一口老井的样子,看到曾经的墓地已经被一片蓬勃的速生杨所覆盖,还看到杨树樘子里石像生被挖的新土,梁金梁说听老人们讲之前墓地里有许多的石人石马石羊。《行唐新志》记载,行唐春秋为晋邑,在城寨村前有石镌晋大夫郄氏之茔。郄縠墓旁附葬者凡142冢,现遗址依然可辨。可是因为村庄的发展郄氏墓地却在大幅度的萎缩,相信过不了多少年就再也难觅踪迹。离开城寨乡我们又去了牛王寨,从网上查询这里有郄縠墓,当地人说这是景区为了寻找噱头而伪造的假墓,想想也是,没有谁会将祖宗的墓地建在土壤贫瘠的山顶上,郄平合老人就不相信这些炒作。
翻阅任何资料都能找到郄氏、郗氏、郤氏同源同宗的证明,如此,无论是郄库池烈士纪念亭里的郤建德、郤六一,还是城寨乡街头郤谷故里石碑,抑或是阳泉郗氏子孙的广泛分布,郄、郗、郤通假混用已经是很久远的事,在两三千年的时空跨度里,因为分封,因为褒奖、因为荣耀、因为迫害,因为避祸,因为逃离,郄、郗、郤的子子孙孙都在顽强的传延繁息着家族,郄氏、郗氏、郤氏在中国政治版图上始终都是起着辅佐、佑护的历史作用,因此廉洁奉公、刚直不阿、勤勉好学、正气凛然就融入到家族的骨血里,涌现出像郤正、郄文、郄豹、郄缺、郤芮、郤犨、郤至、郤锜、郗鉴、郗超、郄巡、郗虑、郄诜等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在河北行唐更是以郄縠为始祖的城寨郄氏家族尤为兴旺发达,《郄氏族谱》就是最好的明证。
郄氏与李、王、张、刘、陈、杨等大姓氏相比,无疑是属于人丁不旺的范畴,以至于在许多地方,许多人都对郄、郗、郤这个由生僻字构成的姓氏感到陌生,但郄氏、郗氏、郤氏在历史长河里,所形成的家族文化和姓氏认同还是比较浓烈的,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到姓氏考据的活动中,在行唐县,在郄库池村,郄氏家族的热情和朴实真的很令人感动,在我的观念里对寻根问祖总是不太上心,李氏子孙就是寻根到唐太宗又如何?赵氏后裔就是证明自己是宋太祖之后又如何?云氏儿女就是能讲清楚和铁木真的血缘关系又如何?历史的风云已经散尽,昔日先祖的辉煌也早已经化为一抔黄土,唯有当下不懈的努力才能对得起先祖的殷殷希望,寻找郄氏、郗氏、郤氏祖先曾经的荣光,不是为了满足虚荣,更不是为了攀龙附凤,而是要铭记先祖的美德,弘扬前人的风骨,这应该也是新闻博士郗云峰正在撰写的《郗郄通史》要达到的目的。
2021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