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小镇 起名(朱棣起义时路过一个小镇给它起了一个霸气的名字使之成为一流城市)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亲自给小镇起名的事并不罕见,比如登封、钟祥、泰宁、凤阳等地方名,但如果要挑出一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地方,那就只有这座位于华北平原北端、镇守首都的一流城市了中国的。 600年来,它无愧于这个称号。
它就是中国四大城市之一的天津。
那么天津是如何崛起的呢?明朝永乐皇帝为何将其命名为“天津”?天津的崛起与这个命名有什么联系吗?
天津的繁荣史——大运河送来的城市
与北京、西安、南京、武汉等有“太祖”的城市相比,天津的历史可以说很短。
春秋战国时期至隋代,天津周边地区大部分处于未开发的沼泽状态,难以开发农田,在城市发展中处于天然劣势。
勤劳智慧的远古先民,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利用天津靠海的优势在这里“鱼煮海”,重点发展海。盐和钓鱼。
隋朝大运河开通后,天津的地位才开始发生变化。
在华北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从上游冲下来的大量泥沙逐渐堆积在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地。
同时,由于运载货物的船只很难直接到达北京,必须在天津转船才能进入运河。结果,天津迅速成为一个繁荣的中转站。
元代诗人曾用“三汉口朝霞,千船齐聚”的诗句形象地描述了天津这座城市的繁华。
然而,当时的天津只是一座普通的运河城市。它在中国城市中的地位还不显赫,天津这个名字还没有出现。相反,他通常被称为“智谷”。 (所谓直谷就是直达大海的意思)
到了明朝,巧合地叫永乐皇帝,天津逐渐成为我们所知道的。
皇帝渡过的渡口被命名为永乐天津号
明朝洪武皇帝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即位不久,就以诸侯之名攻打诸侯王,迫使北京燕王朱棣造反。
建文二年,为了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军事形势,朱棣策划了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
首先,他宣布要大举进攻辽宁,迷惑对手的部署。遂率主力自北平南下,经日嘎,一昼夜行三百里。从那里过河,直奔沧州城而去。结果,沧州敌人误会了。认为燕王毫无防备地进攻辽东,便派人在郊外筑城墙。
燕军一到,守城将士都被吓死了。一万多人被杀、被俘。朱棣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了纪念这次军事行动,燕王特意将原来的渡口——直沽更名为“天津”,意为“天子的渡口”。从此,天津的城名就固定在这两个字上。
而且,许多典籍和明代资料也证实朱棣的改名并非捏造。
例如,后世嘉庆年间的《重修天津三官庙记》石碑上记载:“圣车曾在此助渡沧州,故名天津”。
明代李东阳在《修造卫城旧记》中写道:“太宗文耀明遣兵沧州时,置卫所,今之名,如车车所过之处。”
然而,即便是后来的学术界,对于明成祖的命名也存在着质疑。
有人认为,永乐皇帝渡江时尚未称皇帝,几年后占领南京时才改称皇帝。这个时候他还能给“皇渡”起什么名字呢?
这一派认为,别人叫天津。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任总漕运官时,特意将运河原段——天津河改名为天津市,并沿用至今。
尽管对于天津实际名称的由来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毫无疑问,天津城的大规模建设应该是从永乐年间开始的。
朱棣夺取全国政权后,开始筹划迁都到他的大本营北京。
由此,天津的地位急剧上升。
从地图上看,天津靠近北京,靠近大海,与运河相连。是保卫首都右翼、沟通水运的要地。
迁都北京后,每年有超过400万石粮食经天津运往北京。无论是海上运粮,还是内河运粮,都必须经过天津。
更何况,当时北京周边军事压力很大,后勤保障、粮食运输、工资都不可能有问题。一旦天津不稳定,北京附近的整个军事体系可能就会崩溃。
因此,无论是从军事角度还是从内政角度来看,天津都必须有一个高素质的行政部门,以利于明朝对该地区实现完整有效的治理和管理。
于是,永乐二年十一月,朱棣正式下令设立天津卫。仅仅一年的时间,天津的工匠和劳工就修建了周长九英里、高二四英尺、宽二四英尺的城墙。这也是天津的历史。第一城墙。
所谓卫队,是明代的一种特殊军事组织。总体来说,卫队有5600人。天津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由于天津商人和游客日益密集,明朝随后增设巡抚等官员,管理天津的民事诉讼、税务等事务。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天津人口增至20万以上,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传统威胁不再来自陆地,而是来自海上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主人。多次中外战争期间,列强以天津为跳板,利用海军优势攻打天津城,威胁北京。
由于天津的重要价值,八国联军与清朝签订的《忻州条约》明确规定,天津城20公里以内不得有中国军队,任意扩张殖民势力,使得更容易控制和威慑中国。
可以说,天津的建城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600多年,但却可以说见证了近代中国一段屈辱与汗水的浓缩史。
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先打扫干净屋子,再待客”,昔日笼罩在天津上空的殖民地旧日阴霾一扫而空。
如今,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真正的一流城市,被誉为渤海湾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