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男孩起名

于姓男孩起名鸡年-山药其实原名“薯蓣”——古代避讳和社会生活

发表于:2024-01-17 09:50:13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山药其实原名“薯蓣”——古代避讳和社会生活

山药其实原名“薯蓣”,因避皇帝的名讳两次改名。

编者按:

山药,其实原名“薯蓣”,因避皇帝的名讳两次改名——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豫”之嫌名“蓣”,把“薯蓣”改称“薯药”;到宋代时,宋英宗叫赵曙,为避“曙”之嫌名“薯”,又把“薯药”改称“山药”。

这种事,古代叫避讳。所谓避讳,就是语文生活和行为方式中的禁忌。因避讳之事,甚至影响饮食生活,可笑之事众多——北宋有一人叫刘温叟,其父名“岳”,所以他不游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又因“岳”与“乐”同音,为避嫌名,又终身不听音乐。北宋还有一人叫徐绩,父名石,所以徐绩平生不用石头做的器皿,遇到石头从不践踏,遇到石桥则让人背他过去……


古代避讳和社会生活

所谓避讳,就是语文生活和行为方式中的禁忌,如东汉光武帝名秀,时人便讳“秀”为“茂”,将“秀才”改称为“茂才”。古代避讳作为一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之久的文化现象,充斥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对人们的语文生活乃至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一、因避讳而更名改姓

明代江西有一任提学副使叫李空同,恰好江西有一位读书人与他同名同姓。李空同便找来读书人质问,要其改名。读书人答道:“名字由父亲所定,不敢更改。”这位提学觉得似乎有道理,不便深究,只好说:“我出一上联,如果你能对出下联,便可宽恕。”上联是:“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意思是二人名字虽然相同,但实际上德才并不相同,这是提学有意讥讽读书人。但这位读书人也非等闲之辈,便回敬下联:“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下联和上联对仗工整,巧借“魏无忌”“长孙无忌”之名,驳斥了提学对同名同姓的忌讳。

这位读书人犯的是官讳,但如果犯了国讳,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中国人于姓于名都非常重视,一般不会改易姓名,即所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在强大的避讳制度面前,因为避讳改易姓名是常有的事。

西楚霸王项羽名籍,为避“籍”字,项羽治下的“籍”姓便改为姓“席”,如春秋时晋国籍谈的后代第十三代孙“籍瑰仕”就改为“席瑰仕”。史书典籍如遇前人姓氏犯讳的,也要改易,如战国时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尊号为卿,人称荀卿;但汉宣帝名刘询。汉人为避宣帝名讳,遂改“荀卿”为“孙卿”。关于避讳改姓对语文生活、社会生活的影响,陈垣先生《史讳举例》就说:“避讳改姓,淆乱氏族;避讳改前人姓,则淆乱古书。”

再如,汉元帝叫刘奭,为避“奭”字,当时的“奭”氏便改为“盛”氏,如“奭苞”就改名“盛苞”。汉安帝的父亲清河孝王叫刘庆,当时的“庆”氏便改为“贺”姓,如“庆纯”就改为“贺纯”。晋景帝司马师,为避“师”字,姓“师”的就改为姓“帅”;还将《尚书》“师昞”改为“帅昞”。隋文帝叫杨坚,为讳“坚”字,“坚”姓改为“镡”姓。唐玄宗叫李隆基,为避其偏讳“基”之嫌名“姬”,当时的“姬”姓便改为姓“周”。唐高宗之子叫李弘,被立为太子,为避“弘”字,“弘”姓改为“洪”姓。唐宪宗叫李纯,当时的“淳于”氏便改姓“于”,复姓变为单姓。五代时后晋高祖叫石敬瑭,为避敬瑭之偏讳“瑭”,姓“唐”的就改为姓“陶”;又为避偏讳“敬”,“敬”氏就改为“文”姓或“苟”姓。

北宋时,历仕四朝的重臣文彦博(汾州介休人),其祖先就是由于避石敬瑭名讳而由“敬”氏改为姓“文”。后来后晋灭亡,该家族又恢复了“敬”氏;但到北宋,文彦博的祖父为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赵敬的名讳,又复改姓“文”。短短几十年,文氏家族竟改了三次姓氏。宋太祖的父亲名弘殷,为避其名讳“殷”字,姓“殷”的遂改为姓“商”或姓“汤”;又为避太祖之名的偏讳“匡”字,“匡”姓改为“康”姓。元代著名学者金履祥,其祖先本姓刘,为避吴越王钱镠的名讳“镠”之嫌名“刘”,遂改为姓“金”。

以上都是因避讳改姓的例子,因避讳而改名字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楚汉时有一名士叫蒯彻,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班固作《汉书》时将“蒯彻"改为“蒯通”。汉惠帝叫刘盈,为避“盈”字,《史记·晋世家》中的“栾盈”改为“栾逞”。汉景帝叫刘启,为避“启”字,《史记·宋世家》将“微子启”改为“微子开”,《史记·仲尼弟子传》中将孔子的弟子“漆雕启”改为“漆雕开”。晋文帝叫司马昭,《三国志》遂将三国时吴国的四朝重臣“韦昭”改名为“韦曜”;晋人还将汉代的“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或称“明妃”。

唐高祖叫李渊,为避其名讳“渊”,唐人把晋代“陶渊明”改为“陶泉明”,“薛道渊”改为“薛道深”,“赵文渊”改为“赵文深”。李渊的父亲叫李昞,为避“昞”字,唐人在编史书时,将梁人“萧昞”追改为“萧景”。宋仁宗名讳“祯”,为避其名讳,宋人将唐代的“魏徵”写作“魏证”。


二、因避讳而更改地名

地名是专指地域的语言符号,是历史的产物,地理的反映。因此,地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承载了浓厚的地域人文底蕴和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但在历史上,地名曾因国讳、官讳而几多改易。这种地名改易割裂了历史,影响历史、文化、民俗的传承:许多发生在该地的历史事实、人物、典故、民俗、民间传说,随着地名的改易而变得不为人所知。陈垣先生《史讳举例》也指出:“避讳改地名,系一朝掌故;避讳改前代地名,则失史实矣,因当时并无此地名也。”

孔子名丘,因孔子是圣人,也要避其名讳,即所谓圣讳。北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为避孔圣人名讳,改龚丘县为龚县。清雍正三年(1731年),也为避孔子名讳,创造了一个“邱”字,“丘”成了孔子的专用名,民间只能用“邱”,所以清代很多地名中都带有“邱”字,如章邱、安邱、封邱、霍邱、商邱、任邱、内邱、沈邱、邱北等等,甚至连韩国历史上的“大丘”也变成“大邱”。这些“邱”字,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陆续被回改为“丘”字,但安徽的“霍邱县”、河北的“邱县”至今仍然沿用。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登半月台诗》:


水色流且静,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李白所称的“镜湖”,到宋代却成为“鉴湖”,诚如宋人吴曾所说:“会稽鉴湖,今避庙讳,本谓镜湖耳。”(《能改斋漫录》)这是因为宋太祖的祖父叫赵敬,为避“敬”之嫌名“镜”罢了。

因避讳而改地名大约从秦始皇时肇始其端,汉代渐趋兴盛,六朝蔚然成风,唐宋登峰造极,至元而疏,明清又趋严苛,民国以后式微。其中隋朝因避讳改地名45例,唐代57例,五代36例,宋代50例,共188例,约占历代避讳改地名总数的90%。可见,从隋至宋的700多年间,是历史上避讳改易地名的高峰期。


三、因避讳而改变书名

因避讳改易书名,导致一书多名,引起淆乱,加重了人们查检的负担。

《广雅》改为《博雅》。三国魏张揖为增广《尔雅》而著《广雅》,隋秘书学士曹宪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广雅》为《博雅》。

  《龙龛手镜》改为《龙龛手鉴》。辽代和尚行均编字书《龙龛手鉴》四卷。该书本名《龙龛手镜》,宋人刻书,因避宋太祖的祖父赵敬嫌名“镜”,遂改《龙龛手镜》为《龙龛手鉴》。

  《白虎通义》改为《白武通义》。汉代的班固著《白虎通义》,到唐代因避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名讳,讳“虎”为“武”,改《白虎通义》为《白武通义》。《旧唐书·艺文志》引作《白虎通》,书名无“义”字,则是宋人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而改省。

  《齐民要术》改为《齐人要术》。后魏贾思勰编著农书《齐民要术》,到唐代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讳“民”为“人”,改《齐民要术》为《齐人要术》。

  《殷芸小说》改为《商芸小说》。南朝时梁人殷芸著有《殷芸小说》,宋人为避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讳“殷”为“商”,改《殷芸小说》为《商芸小说》。今两名并存。《丛书集成初编》有《殷芸小说》一卷,《说郛》《古今说部丛书》则作《商芸小说》一卷。

  四、因避讳而改称名物

  秦始皇叫“嬴政”,一称“赵政”。秦人为避嫌名“正”字,把“正月”称为“端月”;后人又将“正月”读作“征月”。汉景帝叫刘启,汉人讳“启”为“开”,把“启明星”称为“开明”,把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启蛰”改为“惊蛰”,至今沿用。三国时,魏武帝曹操的父亲名曹嵩,魏人因避嫌名“菘”字,把一种可腌制咸菜的植物“菘”称为“蔓菁”。隋朝著名学者刘臻,特别爱吃蚬子,但他父亲叫刘显,为避“显”之嫌名“蚬”,就把“蚬子”改称为“扁螺”。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其中“司马”原是由“治中”(州刺史的副职)这一官号改来的。唐高宗李治为避其名讳,于贞观二十三年七月下令“改诸州治中为司马”。唐高祖名讳“渊”,唐人遂把“龙渊剑”改称“龙泉剑”。唐太宗叫李世民,朝廷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唐武后名曌,避“曌”之嫌名“诏”,改“诏书”称“制书”。

唐代宗叫李豫,为避“豫”之嫌名“蓣”,把“薯蓣”改称“薯药”;到宋代时,宋英宗叫赵曙,为避“曙”之嫌名“薯”,又把“薯药”改称“山药”。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太祖武皇帝杨行密占据扬州,其名讳“密”之谐音为“蜜”,扬州一带人即改称“蜂蜜”为“蜂糖”;又避“行”之嫌名“杏”,把“杏子”称为“甜梅”。吴越太祖武肃王叫钱镠,吴越人即避“镠”之嫌名“榴”,把“石榴”改称“金樱”。南唐后主叫李煜,为避“煜”之嫌名“鹆”,把“鸲鹆”称为“八哥”。

宋仁宗叫赵祯,时人不得不将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改为“炊”字,“蒸饼”改称“炊饼”。宋光宗赵惇的妻子名李凤,为避李皇后的名讳,宫中称“凤仙花”为“好女儿花”。唐高宗时有一个年号叫显庆,但到唐中宗时却有“明庆中,皇后亲蚕”的说法,这里的“明庆”其实就是“显庆”,是为了避唐中宗李显的名讳而讳“显”为“明”。唐太宗年号叫贞观,到宋代时,为避宋仁宗赵祯名讳的嫌名“贞”,把唐代年号“贞观”称为“真观”或“正观”。

  五、因避讳而擅改词语

  秦始皇叫嬴政或赵政,时人为避嫌名“正”字,把“不敢正言其过”称为“不敢端言其过”,把“正平法度”改为“端平法度”,把“正直敦忠”改为“端直敦忠”。改后的词语令人费解。

  唐高祖李渊祖父名虎,为避讳,唐人将成语“管中窥虎”改成“管中窥豹”,“画虎不成反类狗”改成“画龙不成反为狗”。唐人李延寿作《北史》,把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写成“不入兽穴,不得兽子”。还有讳“虎”为“武”,出现诸如“熊武之姿”“握蛇骑武”“龙行武步”“武视江湖”等词语,怪诞离奇,义理不通。

  “皮里春秋”是一成语,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东晋时期,谢安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褚裒风度不凡,尚书吏部郎桓彝见他后也夸他名不虚传,有皮里春秋。意思是口头上不说什么,心里是非分明很有主见。但《晋书·褚裒传》却载:“季野有皮里阳秋。”这里皮里阳秋很是怪诞,其实这是晋人为避简文帝(司马昱)母亲阿春的名讳,讳“春”为“阳”,把“皮里春秋”说成“皮里阳秋”。

  唐太宗叫李世民,唐人为避其名之偏讳“世”,把词语“厌世”改为“厌代”。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李昞,为避“昞”之嫌名“丙”,唐人将干支纪年的词语“丙寅”“丙申”改为“景寅”“景申”。若不明避讳,真不知是何意思。

  六、因避讳而影响职官科举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担任太子詹事一官职,但其父亲名叫“范泰”,官职名中“太”字与父名“泰”谐音,犯了家讳,范晔不得不因之而辞官。

  南朝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被任命为“秘书丞”(掌文籍等事之官),但其曾祖父名“承之”,犯了家讳之嫌名,于是辞不赴任,改任中书郎。

  北宋人吕希纯担任“著作郎”一职,因父名“公著”,官职名犯了家讳而辞官。

  北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掉了这一差使。

  南宋人马骘,绍兴八年任衡州知府。因为州内有一个安仁县,恰与父同名,马骘不得不辞官。

  先秦时虽有“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的规则,但汉唐以来,写成的文字均须避讳。尤其是科举考试,所避文字最多,包括国讳(庙讳)、圣讳、家讳、宰相名讳、主考官之讳等等。比如,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科举考试中,文人士子遣词造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进而失去中榜机会。

  科举考试中,如遇试题之名犯家讳,应试者必须中途退出考试,还要递上纸状,说“即患心痛,请出试院将息”。甚至科举考试的级别之名如果犯了家讳,也不得应试。宋代举子刘熙古的祖父名“实进”,为避家讳之偏讳“进”字,刘熙古终生不考进士。还有因为考生姓氏犯家讳而使主考官被迫辞职的。如唐代的崔殷梦父亲叫崔龟从,崔殷梦主掌贡举考试,得知有一个叫归仁泽的考生。因这位考生的姓“归”和父名偏讳“龟”谐音,崔殷梦遂辞去主考官之职。宋钦宗名赵桓,为避“桓”之嫌名“丸”字,凡在科举考试中所作八股文以“丸”字作韵脚的,一律不予录取。

  明英宗叫朱祁镇。天顺三年(1459年),科举考试殿试评卷完毕,有一个叫祁顺的考生本来名列第一,但因这位考生的“祁”姓犯了英宗“祁镇”的偏讳,评卷的阁老在司礼监太监的提醒下,把祁顺降为第二,原本第二的王一夔升至状元。晚清慈禧太后的小名叫“翠妞儿”,人们在诗赋中、科举考试中都会回避“翠”字。光绪朝有一年会试,题目是“麦天晨气润”,一个外地来京城参加考试的士子不知慈禧太后的小名避讳,在诗中竟用了“翠浪”一词,因“翠”字犯讳,“浪”字则意味女人风骚,本来这份试卷非常优秀,阅卷考官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七、因避讳而影响饮食生活

  唐朝的国姓是李,因“鲤”与“李”同音,唐朝就禁止捕、食鲤鱼,甚至于开元三年(715年)下诏:“禁断天下采捕鲤鱼。”一旦捕食,要打六十杖。宋徽宗赵佶生于壬戌之年,属狗,因此忌讳“狗”,便降旨禁止天下杀狗。元仁宗因为属鸡,便讳“鸡”,降旨禁止在大都市内捕捉鸡。从此买鸡卖鸡,都得抱鸡而行,以示对“鸡”字的尊崇。明武宗既姓朱,又属猪,便讳“猪”,在正德十四年(1519年),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民间养猪,认为养猪、杀猪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圣旨一下,几年后,几乎全国都断了猪种,以至于节日用来祭祀天地祖庙的猪都无法找到。后来,由于大臣们的劝谏,他才不得不取消这些禁令。清代慈禧太后属羊,于是朝中下令,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之类的话;但是又不能不吃羊肉,于是慈禧太后又下令,把“羊肉”叫“福肉”或“寿肉”。

  晋朝有个叫王忱的人,一天去看望名将桓玄,桓玄用酒招待他。王忱忌喝冷酒,便吩咐仆人去“温酒”,谁知桓玄听后突然大哭起来,原来他的父亲叫桓温,一听“温”字就痛哭流涕。王忱自知犯了桓玄的家讳,讨了个没趣,只好匆匆告辞。五代后唐天成(926—930年)年间,卢文纪担任工部尚书,其父叫嗣业。卢文纪的下属有一个叫于邺的人,多次想拜见他,卢文纪均以其名“邺”和父名“业”谐音,犯其家讳为由而拒绝。

  北宋有一人叫刘温叟,其父名“岳”,所以他不游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又因“岳”与“乐”同音,为避嫌名,又终身不听音乐。

  北宋还有一人叫徐绩,父名石,所以徐绩平生不用石头做的器皿,遇到石头从不践踏,遇到石桥则让人背他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