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姓男孩子起名_河北区的席厂、白庙、东于庄……藏着多少天津人的回忆?
运河水,万里长,千船万船运皇粮,漕米堆满仓,漕夫饿断肠,有女不嫁摇船郎。
天津城因水而荣。同样,天津很多的人口聚落,也是伴随着运河而生。
东于庄、席厂、白庙……这些天津人耳熟能详的地方就印证了这种说法。
白庙篇
北运河畔白庙地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明永乐年间。
咱天津人有个口语,管上厕所叫“解手”,想必老天津卫平时应该都会说吧?
为嘛要这样说呢?
早在明初,由于战后急需增加人口、恢复生产。明政府从山西洪洞县往天津等地开始移民,这类移民一般都是半强迫的,所以会被捆住双手、人和人栓在一起防止逃跑。
想上厕所怎么办呢?就要告诉当兵的,您了受累把我手解开,我要方便一下,时间久了就简化成我要“解手”了,时间长的就是“解大手”,反之就是“解小手”。
而白庙的第一批居民,就是当年洪洞县大槐树乡来的移民。
山西洪洞县当时迁来的仅有吴、李、崔三姓人家。发展到明万历年间,这里已经有了100多户了,但仍是无名小村。
话说某日,从洛阳云游至此的一位和尚看中了村东的高地,于是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营建了占地20多亩的三重大殿,并以洛阳的白马寺为原型,雕刻了一座白马石雕,立于大雄宝殿前,人们便将此庙称为白马庙,无名村也随庙名,称为白马庙村了。久而久之,略去了“马”字,称为白庙村。
白庙其实还有个名字,叫“孤云寺”,是康熙皇帝给起的,那年康老爷子南巡回京路过桃花堤,正巧碰上白庙举行观音像落成典礼,耳听钟声悠扬,目观白云悠然,随口吟诵:“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于是挥毫写下“孤云寺”三个大字,石匠还将这仨字刻在了汉白玉匾上。
此匾1993年在白庙村出土,成为天津少数几个留存下来的古匾。
1948年解放战争前夕,国民党为了修筑城防壕,将白庙村放火焚毁,1949年天津解放后,村民才重回故土。
如今的白庙已经不复当年模样,孤云寺也是2001年后重建的, 余下的回忆只能凭照片寻找了。
东于庄篇
东于庄离白庙不足3里地,同样形成于明永乐时期,几乎和天津卫同岁。
该地的西北部原来是老城里于姓大户家的坟茔(于家大坟),东南部是城里王姓大户家的坟茔(王家大坟),所以在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说》中记载,此地原名为于王二庄。
咱都知道,在北运河另一侧,还有个西于庄,此地早年名为于家庄,其历史至少可以上溯至清雍正时期,但还是比东于庄的晚了大约300年。而于王二庄就是为了避免与于家庄混淆,才分别冠以东、西二字,改名为东于庄、西于庄的。
东于庄以南,名为小王庄,在目前可考的资料中,几乎所有说法都认为小王庄是因清末的“鸭子王”而得名(“天津人”以前讲小王庄的文章也曾提到过),但在道光年间的地图中并没有标注出小王庄,如果凭王家和于家两处坟地相对位置来推测的话,小王庄又极有可能是从当年的于王二庄分出去的,这件事就需要再研究了。
1900年庚子事变,东于庄及周边村落都毁于八国联军之手,村中的几家大户也被洗劫一空,战争过后,老百姓才重建了后来的东于庄。
东于庄离津浦大厂(天津中车机辆装备有限公司)和西沽货场都不远,在抗战期间这两个地方分别是小日本修理战车和调运军资的地方,当时东于庄一带的老百姓为了生存,不得已到西沽货场做装卸工,但也多次进行破坏或组织罢工,糊口的同时也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在1949年天津解放前,东于庄一带所处的位置是国民党的城防区"忠孝门"附近,附近白庙、席厂、堤头等几个村的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解放军运送药品、粮食,直接支援了解放战争。
东于庄小学内部,里面有条大狗汪汪叫,怕挨咬没敢往里走丨拍摄@老西
提及东于庄,必须要说的就是“同乐花鼓”和“金狮大轿”,这两项民俗表演形式都是咱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东于庄人也一定不陌生。
同乐花鼓老会形成于清咸丰年间,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主要演员都是由10岁到12岁的男孩,所以也被称为“娃娃戏”。
金狮大轿创立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东于庄村的李氏家族立会,原东于庄前街13号就是金狮大轿老会的会址。
除了这两项,东于庄还有位“跤王”——五爷王恩信,老东于庄没几个不知道的。
大概是因为东于庄的缘故,附近后来兴建的居民区都以“东”开头起名,如东明里、东联里、东锦里等等,如果真的有一天东于庄之名消失于地图上,那它们也算是东于庄的另一种延续。
不过再往北的东秀里、东欣里等居民区,虽然也沾个东字,但它们所在的位置却被今天的人们习惯性的称为席厂。
席厂篇
下图中的这条路,就是“席厂下坡”,路口的育婴里二小以前就叫席厂小学,以前还有席厂大街等相关地名。
之所以叫席厂下坡,是因为席厂村的位置在这条路的对面,文章开头的老地图中就有显示。
席厂老人指着上图路对面的大门和我说:
“小伙子,看见了吗?那白色(shaier三声)大门就是当年的席场大街口,口右边托儿所,左边搪瓷厂,把角儿是茅房,现在他妈的一马平川。”
席厂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明洪武三年(1390)。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始疏通运河,以便运输物资。
席厂紧邻北运河,所以船只在航行途中,多在此地附近停泊休息。当时船上的物资多为粮食,为防止雨淋,一般都要用苇席遮起来。
原徐家小铺(徐家大院)席厂大街25号丨图源@不孤庵
就因为存放了大量的苇席,所以此地才得名“席厂”。随着后来的移民、船工逐渐定居,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取名为“席厂村”。
而后来席厂的居民区多以“喜”为名,如喜康里、喜丰里、喜跃里等等……就是取了“席”的谐音。
渔民船工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出行平安,在席厂村修建了妙言宫供奉菩萨,这个地名后来也保留了下来,当年有个“庙前胡同”,就是妙严宫的旧址,既有谐音,也标明了位置,不禁感叹取名人的智慧。
庚子事变后,妙严宫被八国联军损毁,席厂村的村民也都四散逃离。1902年八国联军撤出天津后,老百姓才陆续迁回来。
席厂下坡的平房在我印象中很久之前就开始了拆迁,必须要感谢钉子户们坚持到今天,才能让我有机会深入到残垣断壁中,寻找老席厂人的记忆。
东欣里挡墙上的石雕,以前是条龙,现在已经残破不堪。
废墟内散发着霉味的老房子,也是贪玩孩子再也回不去的家。
席厂下坡和平村,质朴不怕巷子深
副食店门口傻乎乎的姑娘,当年追着你骂街不重样
而夕阳余晖下的老墙,则是席厂人永远的黑白记忆。
白庙、东于庄和席厂人,其实就是千千万万在胡同、平房里成长起来的天津人的缩影,身在高楼大厦却总是心念寒窑破瓦。
也许那扇曾推开过无数次的破旧木门,才是老天津人对于家的定义。
穷家难舍,故土难离。
念旧永远是天津人的弱点。
但要明白,今天的离别,其实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