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大师起名

刘恩起名_Qing听当事人|20年苏奶奶和她的23个孙儿

发表于:2023-12-21 10:16:58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

2019年高考,河南洛阳17岁考生刘恩峰被三门峡一所高校录取。8月28日,他带着高考录取通知书,专程前往洛阳市伊川县苏松叶家,感谢她的养育之恩。

16年前,他因为双腿残疾,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了,幸得苏松叶收养。

"

全文2909字,阅读需要7分钟

记者 | 王涵

编辑 | 白龙 实习生 朱雅迪

据悉,刘恩峰并不是苏松叶收养的唯一一名孤儿,73岁的苏松叶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和丈夫从1999年开始至2018年,20年间一共收养了23名孤儿。

Qing听当事人|20年!苏奶奶和她的23个孙儿

不收留 “心里过意不去”

1999年,丈夫刘才永在汽车站看到一名被遗弃的孩子,孩子刚1岁多,已经长牙了,但是腿有疾病,无法行走,老两口觉得孩子“很可怜”,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刘才永是县里的一名医生,苏松叶则是家庭主妇。收养第一个孩子时,刘才永刚退休不久,5个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苏松叶想着,“老伴有退休金,家里也种着地,养育一个孩子也能负担得来”。

当时条件还没那么好,苏松叶和老伴也不知道去哪儿找福利机构,就把孩子当作亲生的去养。但是没想到,老两口收养残障儿童的这一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隔三差五就有一些人把自家残障孩子遗弃在苏松叶家门口。

每次看到家门口出现别人家遗弃的残障儿童,苏松叶和丈夫都选择将孩子收养。理由很简单,苏松叶说,就是觉得孩子“很可怜”,不收留“心里过意不去”。

就这样,苏松叶和老伴陆陆续续收养了23个孩子,孩子们都姓“刘”,男生名字里就带个“恩”字,女生名字里带个“灵”字,然后再从《奇异恩典》里面挑个字,就这样完成了给孩子们起名工作。苏松叶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孩子们就跟自己亲生的一样”。

一开始孩子叫他们爸爸妈妈,后来苏松叶觉得自己年龄比孩子们大太多,就让孩子们都改口叫爷爷奶奶。

然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多,老两口时常会感到力不从心。

好在子女和乡亲们平日里也过来帮忙,苏松叶介绍,经常有人过来带着吃的喝的帮忙照顾孩子,“子女们没有说过不让我收养,挺理解我,就是有时候觉得我们年纪大了该歇歇”。

两个先心病孩子的命运

即便得到了子女的支持,养育这么多残障孩子“绝非易事”。大部分的孩子身体有残疾,苏松叶和老伴就一点点教他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得教会他们洗衣服、叠被子、整理垃圾”,逐渐克服生活困难。

Qing听当事人|20年!苏奶奶和她的23个孙儿

苏松叶告诉记者,有个叫刘恩三的孩子,手脚有毛病,刚出生三天就被遗弃在我们家门口,“给他起名刘恩三,就是因为当时他身上有个字条,写着出生三天”。

刘恩三小时候连基本的行走都不会,苏松叶就馋着他“一点点往前挪走”,等刘恩三偶尔可以不用人搀扶了,苏松叶就让他学会拄拐行走。

刘灵欢和刘恩川两个孩子情况比较特殊,都有先天性心脏病,老两口就带着他们去医院医治,检查发现,刘灵欢做手术有高风险,不适合手术,恩川则适合手术,于是在2013年,恩川接受手术治疗,现在已经康复。

关于手术的费用,苏松叶表示已经记不清了,“大概几万块钱”,这些钱大部分都是由子女出的,“是孩子们出的钱,我和老伴没有那么多积蓄”。

除了手把手教像刘恩三一样的孩子和治疗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刘恩川外,家里还有3、4个智力有问题的孩子,平日里,这些孩子连基本的吃喝拉撒都要依靠苏松叶和老伴,“没办法,这样的孩子是教也教不会的”。

对这样的孩子,苏松叶和老伴就要每天细心地给他们喂饭、穿衣服、收拾等等。

苏松叶说,“冬天是最难熬的”,他们老两口害怕孩子睡觉不老实挨冻,要起床好几次给孩子们盖被子,早上又要早起给孩子们准备早饭。

“那个时候,没有纸尿裤,都是人缝的布,大冬天洗尿布,奶奶和爷爷的手经常会裂”,每次想到这个场景,刘恩峰都觉得非常感动。

孩子们的感念让苏松叶心里很温暖,“(孩子们)有时候看到我在做饭,就跑过来说‘奶奶辛苦了’,或者是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也会经常帮忙照顾年纪小的孩子,这些都让我觉得付出是值得的”。

“智力没问题就要上学”

苏松叶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收养来的孩子中有的虽然行动不便,但是智力正常。

对于这些孩子,苏松叶要求他们必须受教育。“孩子们要是智力没问题,就得好好读书,哪怕学习一门手艺,不能总是依赖国家。”

村里学校知道孩子们的情况,虽然在那时候5个孩子没有户口,但是也让他们跟着上学、识字,孩子们没有因此耽误学习。2014年,国家政策调整,苏松叶收养的孩子们都有了户口。

智力正常的孩子一共有5个,苏松叶让这5个孩子都上学,接受义务教育。腿脚不好的孩子,苏松叶就让他们学会拄拐走路。由于步行上学路程太远,苏松叶就和老伴购置了一辆老年代步车,接送孩子们。

村里人在校外见到这些孩子,偶尔会帮忙接送,孩子们在校内,则承蒙同学们的关照。苏松叶说,“像腿脚不太好的刘恩峰,上下楼梯都是同学们搀扶着。”

上学也并不总是“一团和气”,刘恩琪上初二那年,跟班上同学发生争执,同学们出言不逊,称呼刘恩琪是“孤儿”。刘恩琪回家之后很委屈,有了退学的念头,告诉奶奶“不想去上学了”。苏松叶劝导他说,“你本来就是孤儿,所以才要好好学习,给自己争气,长大成了国家栋梁之才,就不会自卑了”。

就在苏松叶的鼓励下,付出总算有了回报。上学的孩子们中,年龄最大的刘恩峰在今年传来喜报,他考上了三门峡市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苏松叶与有荣焉。

Qing听当事人|20年!苏奶奶和她的23个孙儿

苏松叶说,刘恩峰2、3岁的时候被遗弃在她家门口,“这个孩子脚不行,走路一瘸一拐,但是特别听话。”刘恩峰行走不便,没办法帮奶奶做体力活,所以平日里常帮助弟弟妹妹们补习功课。

提起爷爷奶奶,刘恩峰告诉记者,“我爷爷奶奶有那么完美的家,儿孙满堂的情况下坚持收养我们20年,对我们像他们亲孙子一样对待,从来不把我们孤儿”。“他们都是既善良又诚实的好人,这鼓励我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放心又放不下的孩子

2015年伊川县社会福利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又名:伊川县社会福利中心)正式建成。截至目前,福利中心一共接收了25个孩子,最大的19岁,最小的1岁半,孩子们都是残疾、脑瘫或者有先天性疾病。

苏松叶和丈夫收养的孩子也从2015年开始陆续被送至福利中心,2018年接收工作完成。

Qing听当事人|20年!苏奶奶和她的23个孙儿

福利中心主任刘志强告诉记者,“我们考虑到老人们和孩子有感情,都是分批接收的孩子,害怕一下子全收过来,老人们情感上接受不了”。

23个孩子中,有些因病不幸夭折,现在福利中心收养的孩子中有18个是之前由苏松叶、刘才永夫妇收养的孩子。

伊川县福利院是公办福利院,有国家财政支持,现在有护工、保洁19名正式员工,此外,补贴也覆盖孩子们上学的费用。刘志强介绍,刘恩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福利院出。

从苏松叶的家到福利院,车程10几分钟。有时候,想孩子们了,苏松叶就去福利院看看他们,“有的孩子虽然憨,但是他们认人,见到我特别亲”。

有的孩子们舍不得苏松叶,她离开福利院的时候,孩子们也会追着跑出去。提到这儿,苏松叶哽咽地说,“我这心里也不得劲”。

去年,苏松叶的老伴去世,孑然一身的她总是会想起往日和丈夫、孩子们在一起时热热闹闹的场景,尤其是每个周日的晚上,上学的孩子们都回家休息,是家里人聚的最全的时候,她开心地张罗孩子们吃饭,给孩子们洗衣服。

“不过现在也好,我都73(岁)了,干不动了。孩子们在福利院的条件比在我这儿好多喽,衣食住行都有保障。”苏松叶说到这,声音渐渐低了一些,“我也能放心了。”

Qing听当事人|20年!苏奶奶和她的23个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