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三农”要“三增” 根本靠改革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
这是新时代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提出,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9月,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2024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一项任务就是讨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讨论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国改革始于农村,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农村,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亿万农民的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
2016年春天,安徽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俯身察看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的“大包干”契约,感慨不已:“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扎实推进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之于农……改革之于“三农”,一直是重头戏。
深化农村改革要抓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决不能动摇。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证,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扩大整省试点范围,妥善化解延包中的矛盾纠纷,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地总体顺延、保持稳定。
深化农村改革要抓底线。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同时明确提出: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这是农村改革不可逾越的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深化农村改革要守红线。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耕地保护倾注大量心血,指出“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了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嘱咐“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强调“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
稳中求进。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稳”住的是“三农”基本盘,是守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两条底线。
以进固稳。“进”就是用好改革这个法宝,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乡统筹,让农业转移人口更好地“进城”而无后顾之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推动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
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几亿农民同步迈向全面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策划:张晓松
主笔:王立彬
视觉:吴晶晶、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河南山东安徽交界一带需警惕强对流天气 西北地区多大风沙尘
中新网4月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气象监测显示,昨日,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云南西南部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出现雷暴大风;新疆西部、内蒙古东部、青海北部等地局地出现小雪或雨夹雪。今明两天,南北方均会有降水出现,预计华北、黄淮、贵州东部、...
-
一路繁花 坐着“开往春天的地铁”踏春赏花 快来打卡!
清明时节,气温回暖、雨水增多、花开山坡,也一年中踏春出行的好时节。用一个特别的方式——跟着地铁去踏春赏花,看公共轨道交通穿行山海、带着我们一起领略美好春光。山东青岛蓝谷快线:观山看海 一路繁花在山东青岛,有一条穿梭于山海之间的地铁线,每...
-
多地气温将达30℃以上 北方局地或有沙尘天气 一周天气速览→
清明是一年中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之一,本周,虽然有冷空气活动,但不会影响回暖力度。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 欧阳翼:本周气温整体以偏高为主,但起伏波动较大,而降水仍然是北少南多的态势。气温方面,周一到周四各地气温将在波动中继续上升,最高气温2...
-
个人隐私被泄露 还波及到家人 起底新型网暴“开盒挂人”
法治在线丨个人隐私被泄露 还波及到家人 起底新型网暴“开盒挂人”“开盒挂人”这个网络新词,你听说过吗?它是一种新式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挖掘、搜集个人隐私信息,包括个人照片、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然后将这些内...
-
闲置手机怎么回收?“国家队”出招了!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已完成试运行,开始面向省会城市开通手机安全回收处置服务。电子电器中含有金、银等贵金属,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废旧手机因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特殊性,在循环利用中必须特殊...
-
悬崖上的咖啡馆、蘑菇尝鲜游……清明假期这些玩法很有趣
悬崖上的咖啡馆、蘑菇尝鲜游……清明假期这些旅行玩法很有趣新场景带动了新消费,各式各样的新玩法也在这个假期不断涌现,带给游客全新体验。您是否尝试过“飞檐走壁”,只为喝一杯咖啡?或是将咖啡与茶叶有机结合?依托独特资源,各地不断创新文旅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