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姓氏取名

猴年蒙姓起名_“神仙姐姐”居住地,《天龙八部》无量山

发表于:2023-11-20 15:18:06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你在北方的大雪里冻得发抖,我在南方的花海里美到想哭。”如果你曾经拜读过大名鼎鼎的金庸先生妙笔生花的《天龙八部》,就一定不会忘记书中的男主角段誉――大理国段公子,误打误撞误闯大理无量山的“琅环福地”,不但偶遇了“神仙姐姐”,还习得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两部绝学,独步武林。如今每年冬天,全国大部分地区不是被雾霾笼罩、萧无生机,就是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但在美丽的彩云之南却仍是碧水蓝天、暖意阳阳,更有甚着在五朵金花的故乡、“风花雪月”的大理,“跳菜之乡”南涧县,藏匿着一处网红打卡地无量山“樱花谷”,被誉为中国“春天最早到达的地方”。谷中茶园之绿为底色,冬樱花火红绽放作点缀,“樱”为爱茶、“醉”美仙境。

那么无量山在哪里?从地理而言,无量山其实是横断山脉云岭余脉,点苍山向南延伸的一支。西北起于南涧县,向西南延伸至镇沅、景谷等地,西至澜沧江,东至川河。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无量山是诸多富有神秘色彩的大山的集合体,初到无量山的人,一下子就会被它吸引,它是那么的雄、奇、险、秀,正如清代诗人戴家政在《望无量山》中写道:“高莫高于无量山,古柘南郡一雄关。分得点苍绵亘势,周百余里皆层峦。嵯峨权奇发光泽,耸立云霄不可攀。”

凡是“金庸粉”,皆识无量山。大多数人认识无量山,都缘自于金庸先生所著的《天龙八部》。书中侠影仙踪、神幻迷离,描绘的美女、书生、恶人、高手,云集无量山。绵延百里、雄奇险峻的无量山,在先生笔下占尽风头。曾经有人问过我,听说无量山在你们那。我说是呀。他追问:“那么《天龙八部》你看了几部?”我跟他开玩笑说:“看了一部。”他追问:“那其他七部为何不看呢?”我答:“实际上,这《天龙八部》不是‘顾名思义’的八部,就只有一部,其书名源自佛教。”然后给他解释,“天龙八部”这名词出于佛经。婆罗门神话中有八种不同部类的神,是佛教八类护法天神。其中以天众和龙众最为重要,故称“天龙八部”,亦称“八部众”。

地名是文化的传承。地名文化是祖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全国各地的好山好水好地方,大多都有美丽的故事和传说,无量山也不例外。据说,无量山在东汉以前初名“经山”,无量山地名的由来,与诸葛亮有着密切联系。《出师表》有“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南征叙述。《志》云:“山高万仞,为西南天堑。俗传孔明南征至此乏粮,亦名无粮山。” 1994年版《景东县志》载:“据传三国时期,孔明带兵南征顺宁(凤庆),路过经山(无量山),误入重峦叠嶂之间,但见云团缭绕,大雾弥漫,千军徘徊于蚕丛鸟道间,辗转难出。眼看军粮耗尽,饥肠辘辘,只好采野生果充饥,可山越高、野果越少,正当大家犯愁之际,一个军率喜出望外地发现山崖上生长着一丛丛红绿相间的灌木林,树上挂着一串串鸡眼大小的果实,味道酸甜可口,正是这种野果救了孔明的饥饿之军,后人把这树称‘救军粮’,所以无量山亦是‘无粮山’的谐音。” 后来,孟获弟弟孟优,听说诸葛亮大军困于经山之中,便派出驮牛骡马将粮草运送给诸葛亮。孔明南征主要是讨伐孟获,安抚南人。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记述,“无量山在州东北六十里,即景东府之蒙乐山也。《志》云:上有孟获故寨。”这两种记载相呼应,让传说诸葛亮来过无量山似乎有一些真实依据了。

唐南诏国时,无量山更名“蒙乐山”,号称“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南涧段有一个重要驿站叫虎街(也叫猫街),古称“蒙乐镇”。至于因何更名,暂时找不到相关记载,但可关联的是“南诏第一代王”细奴罗身上寻到一些“蛛丝马迹”。细奴罗又名独罗、独罗消,彝族,蒙姓,唐太宗贞观初年,为避哀牢王的嫉害,随其父母从哀牢山迁居蒙舍川(今巍山)躬耕。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受当时白子国末代国王张乐进求的禅让,建立大蒙国,自称奇嘉王,定都巄屿图山,南诏由此开国。唐高宗时,细奴罗多次遣使朝贡,与唐朝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一个是“蒙”姓,其岳父乐进求名中带“乐”,即便考虑到其彝语音译汉的问题,但合起来就是“蒙乐”(有些牵强哦,纯属自圆其说,还请读者朋友见谅)。

至于禅让,则源自一场浪漫的“自由恋爱”。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弥渡上段有一小国叫白子国。国王的三女生得貌美如花,聪明贤慧。人们亲切地称她为三公主,三公主不爱大臣公卿的公子哥儿,却偏偏爱上了一个名叫可切老伯(细奴罗)的长工。

国王和王后认为这是一件门不当户不对的事,于是白王想尽种种办法来整治细奴罗,细奴罗凭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一化解了国王给自己设下的磨难。在一年一度的二月八打歌会上,远处飞来一对金翅鸟,落在歌场边的一棵大树上,高声作人语道:“细奴罗、三公主,细奴罗、三公主”。

国王意识到细奴罗与三公主的姻缘实乃天定,于是把三公主许配给了细奴罗。不久,把自己的王位也禅让给了细奴罗。细奴罗便建立了南诏王国。

细奴罗建立南诏王国后,为了纪念那对金翅鸟所落的树,他立了一棵大铁柱来象征大树,在上面塑上了一对金翅鸟。这棵大铁柱便是南诏铁柱。

地名沉淀的历史文化,给人们一种情操的陶冶,也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向往。南涧,大理南大门,其名始见于唐朝。据史料记载,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深处,“唐蒙舍诏之南,有一个形似大涧槽的地方,简称南涧地。”无量山和哀牢山,南涧县内常称作“两山”,筑牢两条绿色屏障,孕育了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灵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澜沧江和红河,两条国际大河,南涧县内称“两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涧民族风情浓郁,畅享彝文化之律动的“南涧跳菜”享誉中外,2015年“南涧跳菜”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英国,“跳”进英伦王宫,“跳”上猴年“春晚”舞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中国茶出自大西南,云南茶出自无量山;百鸟朝凤凤凰山,是无量山自西向东的源头。兴山在人,兴茶也在人。无量山中南涧茶,也与诸葛亮有关。相传,诸葛亮根据地图南征到大理“七擒孟获”,遗址西洱河“江风寺”。后率兵离开西洱河,沿哀牢山南进,正值6月炎天,热不可耐。军士来到气候炎热的经山(无量山)山脚(现南涧西山脚村背后遗址武侯台)附近,饮一“毒泉”中毒,纷纷晕倒在地。史载:“遇毒泉,一军皆暗,侯祷于伏波庙,遇老叟示以药苗解毒,暗者皆愈”。清代《云南通志》等地方志记载说,孟优为巍山人,土帅孟获的哥哥,精医学,有神术,常来往于澜沧、泸水之间,传教施药。诸葛亮南征,兵至南涧,误饮哑泉水,不会说话,诸葛亮亲往龙潭殿(后改为文昌宫)访问孟优求药,孟优给孔明仙草,士兵服了仙草之后,才会说话。遂就地安营扎寨,此地因叫营盘山,有武侯台遗址。诸葛亮见此仙草(茶)如此神效,还得知此仙草生于“百鸟朝凤”的凤凰山,即命王平等率军士以当地濮人作向导,到山上挖野茶苗,连土带苗装入竹筒,采集茶籽以备用。仙草作为一种“草药”而被孔明南征推而广之,他把茶苗茶籽送给南征路上的当地居民,后人称此为“孔明兴茶”事件。

孔明兴茶,促进南涧地及沿线汉彝文化之融合,开启南涧故事历史新纪元。孔明先生带着“兴复汉室”恢复中华大一统使命,偶因“仙草解毒”,后有推广茶叶种植的重大举措,倍受后人敬仰。因此,孔明政治征服南方“不毛之地”的同时,也成为有史记载的推广“仙草”种植第一人,可谓是“无量山茶祖”。

“美丽彝乡、幸福无量,跳菜南涧、活力山城”的南涧名片因无量山而扬名,“一县一叶”的南涧茶也因《天龙八部》无量山而传播四海。今人有诗云:“道法自然天地人,金庸墨话无量山;神仙姐姐回眸笑,纤手散花织仙境。”着力打造“绿色茶区、农旅融合示范县”的南涧,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