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男孩起名_隐居广州深山里的范仲淹后人:高平门第,将相家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广州花都区王子山汶塘村
一众范仲淹后人
仍旧吟唱着先祖的名句
如今留在大山深处的
仍旧是老宅、老人
还有范氏家训
王子山下汶塘村的地理环境
范家大宅深藏山中
近日,记者驱车沿着乐广高速,在王子山出口下,顺着山间的小路,来到王子山。在道路一旁,一间水磨青砖大屋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是宋朝名相范仲淹的二十七世孙的祖屋,是范氏族人的骄傲”,仍旧留守的范家老宅的范伯介绍,“老屋主人范镇杨属最小房,用茅草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寮(茅草棚),然后出走清远市源潭镇经营木炭生意,赚了第一桶金后回来,在原搭茅寮的地方建了现在的老屋,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兄弟俩坚守老宅
这个范家大宅建筑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宽约20米,深约15米。记者走近范家大宅,青砖、黑瓦片,花岗岩门夹,人字封火山墙,天井花岗岩条石铺地,这些无不一彰显老屋曾经的繁华、犹存之古韵。
听说这里要搞旅游开发,村里的房子都拆迁了,许多村民都搬走了,只剩老屋一个孤独的身影与岿然不动的王子山遥相呼应。而与老屋一起坚守的是70岁和68岁的范玉池、范锡权兄弟俩。
坚守从来不需要理由,兄弟俩选择了留下。据他俩介绍,大宅始建年份不详,推敲有200多年,因有5间房并列排序(中间一厅,两边双房),名曰“五龙过脊”,建房时有两个儿子,设两个厨房,所以也叫“二字屋”或“二嗣屋”。
镇杨公分家 不取一根纱
据兄弟俩介绍,北宋名相范仲淹的第二十一世孙范镇杨分家时留下一段众人传颂的佳话:相传他为人谨遵祖训,一生行善积德,品德清高,义气公道,他有八兄弟,排行第八,是幺儿,等轮到他成家立业时,几个哥哥早已有家有室了,为不影响哥哥的正常生活,也为了不影响兄弟间的感情,他选择净身出户,没有从分家中分得任何家产,真正白手兴家。“镇杨公分家,不取一根纱(纱:用于织布的线)”被传为佳话,并在当地广为流传。
根据范家后人介绍,来到王子山汶塘村的始祖廷选公为范仲淹的第十八世孙。他从程邑(今梅县)乔迁花邑(花县)汶塘,之后,十六岁的胞弟廷拔公到花邑探兄,也在此成家立业。从此范氏族人世代在花都(梯面,花山,芙蓉)、清远两地勤劳耕读,生息繁衍,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如今廷选公、廷拔公的子孙达三千多人。
青钱世泽 范氏家风
据介绍,汶塘村现有30多户村民,最繁盛时期这里曾居住上百户范氏后裔。汶塘村范氏现有两间祠堂,分别是花都区文物保护登记单位的范氏宗祠和镇杨范公祠。
范仲淹的高平学派是他诗词中人格人品的展示,为记此高贵品质,故有“高平门第,将相家声”的楹联,祠堂里“青钱世泽,范氏家风”的祖训更是随处可见,以示子孙不忘先祖范仲淹之《范仲淹家训百字铭》、《范仲淹告诫儿孙十要则》、《家戒十条》、《家训十则》等家规。
范氏宗祠整个旧古祠堂坐巽向乾,总面阔11.4米,总进深11.2米,建筑占地138平方米。青砖石脚,人字封火山墙,博古灰塑脊,碌灰筒瓦。天井以花岗岩条石铺地。前檐次间设花岗岩石虾公梁、异形斗拱、雀替。青石挑头雕戏曲人物图案。梁架斗栱、柁墩、雀替及封檐板均雕有卷草、人物图案。明间中门现仅余右侧木柱。花岗岩石脚,台基高0.5米,前设三级石阶。
中堂前设四架轩廊。石前檐柱,坤甸木柱。前柱间木雕“松鹤延年”图案,精致细腻。台基前设三级石阶。中堂前带两廊,面阔三间,六架卷棚顶。右廊壁画有“竹林七贤”等。进入旧祖古祠,虽然残旧但是还能够隐约看到一块古匾“高平堂”悬挂正中。
镇杨范公祠祠堂内还保留有“进士”、“武魁”的牌匾。两个祠堂与范氏大屋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互相映衬,不但相传有一段佳话,还是汶塘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镇杨范公祠
后人崇尚孝德
范家后人介绍,汶塘范氏当时已成名门望族,至范廷选主持家政时,已经九世没有分家拆产,居家数百人同灶共饮,长幼有序,和睦融合,从未因家事发生过矛盾与争执,州县多有褒奖,常有其他姓氏族人造访,问及治家之道。
代代传承的祖训、家训,被范氏家族视为家庭建设之本,族中尤其看重和睦家风的培养。正如范仲淹所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不为良相,只为良医。”在花都的《范氏族谱》中,便对“孝德”格外推崇,内写有“范仲淹家训百字铭”:除“弘扬祖德、世代传承”外,“孝敬双亲、友爱兄弟、训诲子侄、和睦乡里、尊敬长者、惗惜孤贫”均在其中,更明确指出族中“子孙众多,无甚亲疏”、“同乡共井,缓急相依”等具体做法。
汶塘的风俗 十五的元宵十六过
汶塘村是著名的人文景区,传说开山祖范廷选来到汶塘村,看到这里四面环山,地形像临沧。范氏祖先之所以选择汶塘村繁衍生息,是因为村的正中间有一条河流穿过,河水湍急,河流呈S形把山村一分为二,S形的转弯位有两块巨圆石,就像一个大珍珠,而延伸下来的山脉形成众龙戏珠之态。
这条河水流湍急,把村子一分为二,村民来往诸多不便。一河两岸只靠一条木桥通过,一发大水就会冲跨木桥、淹没庄稼、冲走牲畜,村民对它真是既爱又恨。
传说有一年春节,连日的大雨,河水的水位持续上涨,两岸村民整个春节都不能礼尚往来,眼看到了元宵,水位才下降了。元宵节这天,村民都来到河边杀鹅杀鸡,一河两岸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正当村民都在享受着节日的气氛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河水一下子就上涨了,村民还没来得及反应,杀好的鸡和鹅一下子被水冲走了。村头一户村民家的一个小男孩正在桥上玩耍,也被突如其来的洪水连人带桥给冲走了,喜庆的节日一下子被悲伤笼罩。
族长召集全族议事,决定节后再开一条河道,把河流分成两条支流,为河流减速泄洪。因破坏了风水,为表虔诚祈求平安,以后汶塘村每年的大年初一都吃素,元宵节从正月十五改为正月十六,这一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家训百字铭》全文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回溯几百年的历史时光
广州还出现了不少“名门望族”
有的仍兴盛不衰
有的已渐渐没落
而饱经风霜古痕犹存的宅邸
孤独又沉默地矗立在原地
只有靠近它、触摸它、聆听它
才能从中获悉只言片语
说不定你的家族故事
也是它见证过的一部分
陈氏
岭南第一大姓陈姓,是广东省十大姓氏的榜首。广东陈氏精英辈出,在华南一带的文化发展的每个方面上,几乎都产生了望重士林的学者、名臣,例如陈昌朝、陈宗询、陈兰彬、陈伯陶等广东四十八位陈氏族中乡绅名流。
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陈氏宗祠”,距今约有500年历史。广报全媒体记者黄澄锋 摄
广州现存最古老的陈氏祠堂(善世堂)。广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摄
陈家书院(陈家祠)。广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实习生庞舒尹 摄
何氏
庐江书院是何氏宗族出资合建的书院,所以又名叫何家祠。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道光、光绪年间曾重修。何家祠占地共1722平方米,位于西湖路流水井,是越秀区内保存得最完整的清代祠堂之一。
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它修建的目的是为了给省内的何氏子弟来广州赴考的时候,有温书饮食之地。
广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说到何姓的代表人物不得不说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何厚铧,他出生于澳门,不过祖籍可是广州番禺。
许氏
200年来,许氏族人一直活跃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对中国近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许家的名人很多,有3任中山大学校长的教育家许崇清,还有香港明星许绍雄,他是广州高第街许家的后代。
金氏
金氏家族(金曾澄)是从太平沙盐商起家,与许氏第一大名门望族一样,富可敌国。金曾澄而后读书科举、出国留学,学成而归。像太平馆西餐厅、南园酒家,原是为附近的盐商服务的。
60多年沧海桑田,同一条街上的许氏与金氏两大家族经历着嬗变,金家的后人绝大多数去了海外,分布在美国、澳洲、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地,金家位于高第街敬业苑的房子也早已被拆掉。
高第街
梁氏
梁氏也是广州大姓,传承已久。泮塘梁氏宗祠坐落荔湾区龙津西路梁家祠街34号,它始建于明代,清嘉庆丙子年重修,与东侧的梁氏青云书院连结在一起,由青云巷相通。它是广州现存的,坐落旧城区,三间三进规模较大的宗祠,2002年列为广州市政府登记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既是梁氏的一个祖祠,也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
而且,泮塘衣德堂梁氏已经传到了27代族人,据说现在已经是斯字辈。这个家族的继字辈的后人,只剩下一位,已经年近90高龄。
黎氏
黎氏宗祠又叫黎永思堂,位于广州番禺南村镇板桥村。为纪念抗清名将、爱国诗人黎遂球的祠堂。
黎遂球,博学多才,善书画,明天启七年举人。
崔氏
南宋,崔氏原藉江西省宁都县的太平乡永清里廖家巷(现改崔家坊),一世祖(太公)名崔诚之,号柏棠公,因连年战乱,与其弟崔巽之在宋朝绍兴丙子年,携眷南迁而定居员岗村。
员岗崔氏宗祠是祭祀崔氏祖先崔诚之的祠堂,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前后重修。
李氏
李忠简祠,位于沙湾镇东村青萝大街38号。是李氏族人为纪念先人南宋探花李昴英而建。
徐氏
三华资政大夫祠,建于清代同治二年至三年(1863年),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其中南山书院是兵部主事徐表正为其父徐时亮被赠奉直大夫而建的生祠;国碧公祠和亨之徐公祠则是徐姓的祠堂。
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规模庞大,集资政大夫祠、南山书院、亨之徐公祠、水仙古庙于一体,是一组“三列三进六廊”的艺术建筑群。
凌氏
深井村依山临水而筑,设有东西南北四个村门,名为“福旋”、“光德”、“尚贤”、“由庚”。夜幕降临,村门关闭,深井就成为独立的世界,而这里的中心就是凌氏宗祠。
凌氏家族始于宋代,传说1278年,凌氏始祖凌震与王道夫响应南逃广州的陆秀夫、张世杰号召,组织义军攻元,直取广州。凌震子孙在深井村繁衍至今。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曾卫康
部分文、图:广州印象、“花都人”微信公众号
广报全媒体编辑:刘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