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具店起名_边防团介绍越军公安屯:可别小瞧大多是当地人,老兵油子
【一缕硝烟09】
1979年1月,我所在的11军31师92团进驻云南金平,我当时任团无坐力炮连副指导员。
2月11日,根据师司令部命令,十里村对面的任务交给兄弟部队,92团乘车北返,绕过金平县城,朝西南方向的那发地区开进。
这条公路是省道212线,跨过坐落在那发的“中越友谊大桥”,与越南的巴莱公路相连。按照新方案,92团在那发大桥以北的白石岩附近集结待命,第一阶段暂不投入战斗,等到边防14团控制藤条河对面的巴南棍地区之后,我们再沿巴莱公路向纵深猛插。
离开金平县城继续开进30多公里,连队在一个叫白石岩的地方下车,准备爬上公路边的山坡待命。我把连长手上的地图接过来,用指北针测量一下,这地方距“中越友谊大桥”还有七八公里。
山坡的梯田里长着一簇簇茁壮的菠萝苗,弟兄们每人扛着30多公斤重的武器装备,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梯田里绕来绕去,汗水滴到菠萝叶上转瞬即干,手上脸上被菠萝叶的尖刺划出道道血痕,战士们一个个张着大嘴呼呼直喘。还好,天空飘来一块云,转瞬把太阳遮住,烤得浑身冒油的弟兄们一片欢呼。
早听说亚热带山岳丛林地的气候说变就变,却没想到变得如此让人猝不及防。云南十八怪说“三个蚊子炒盘菜”是夸张了些,不过后边那句“东边下雨西边晒”一点不假。
“老天要下雨啦!同志们加把劲,还有几十米,一鼓作气爬上去,上边凉快啊!”我鼓舞士气的喊声没落,大雨点儿却劈头盖脸泼下来,打得头皮发麻,仔细一看,雨水里竟然夹着比蚕豆还大的冰雹。
大家慌忙卸下背囊顶到头上,那块雨云却又飘走了,全连重又置身于火辣辣的熏烤之中。太阳火暴,三班长冷建树的脾气更爆,捂着脑袋直嚷嚷:“人家炮团都有钢盔,咱82无好歹也是炮兵,凭什么不发?这不是欺负人嘛!那东西挡不挡子弹俺管不着,至少可以防冰雹啊!”
冷建树说得没错,那时候步兵团不仅不配钢盔,更没有伪装衣、迷彩服之类的装具,几十年一贯制地头戴树枝伪装圈,手中武器也不比越军强多少。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我军也研制出一些好东西,却白白送给了对面那帮忘恩负义的家伙。特殊年代的十年,我军的武器装备没啥大变化,基本在十多年前的水平原地踏步,步兵主要武器依旧是56式半自动步枪加手榴弹。不过,前几天发下来的背囊倒有点现代味儿,里面装着一床军毯和一个吊床,最起码省去了打背包的麻烦。再先进一点的装具,大概要算针对“竹签战”配发的防刺胶鞋了。
【战前配发的防刺胶鞋资料图,鞋腰和鞋帮比普通解放鞋高出一块,鞋底要厚,但鞋底并无传说中的钢板】
司务长怕损坏菠萝,指挥炊事班到沟底构筑散烟灶,也可方便就近取水。我停下脚步,准备随他们去看看野炊地形。
“副指导员,连长在哪?司令部给你们82无的通知!”刚走两步就听有人在公路上喊叫,是通信连的骑兵。
“82无坐炮连抽出一个排,迅速赶到那发大桥北侧,找边防14团指挥所报到。连队一名副职带队,主力原地待命。”通知写得明确,无座炮连的一个排将要先期投入战斗!
连长和指导员简单一碰头,二排上!
刚好王登科没在身边,机会来了!我急忙凑过去:“二排的情况我熟,我去!”
连长征求指导员意见,老周毫不犹豫一口否决:“还是让登科去!他比你熟悉火炮,你手头那摊子他也不熟。”
“这群瞎参谋,早干啥去了,偏偏等老子爬上山才送来通知!”
王登科边收拾行装边骂街。倒也是,如果指挥所的命令早来十分钟,二排完全没必要汗流浃背地爬上山,甚至连车都不用下。已经快三点了,午饭还没来得及吃,背囊刚放下又让下山,战士们望着沟底冒出热气的罗锅直咽口水。排长冷少明和三个班长忙着催促战士们下山蹬车。
藤条河,一条卷起裤腿就可徒涉的小溪,却是敌对两国的国界。
这曾是一条淌满友谊的记忆之河。早在1953年,藤条河畔的小镇那发就成为开放最早的边民互市贸易口岸,随后河上建起第一座木桥,1965年改建成钢筋水泥大桥,取名“中越友谊桥”。抗法和抗美战争期间,那发口岸特别繁忙,大批援越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这里南运。
“中越友谊桥”北距金平县城37公里,边防团一个连队的营区坐落在藤条河北岸。
这座营区蛮有传统:1954年,举世闻名的奠边府战役打响,中国军事顾问团和越南人民军的联合指挥所就设在这里。时隔25年,历史带我们转一圈回到原地,边防14团的前沿指挥所又开设在这座营区。
王登科带领二排赶到边防团报到时,太阳已经西斜。
“无福之人跑断肠,有福之人不用忙”,二排在“菠萝地”没吃上午饭,来到边防团却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二排长冷少明一拍脑门:“噢,今天是正月十五啊!”
王登科接话:“想得美,这种时候谁顾得上啥子元宵节?那是人家边防团对兄弟单位的客气。”
晚饭后,二排住进边防连队专门腾出的宿舍,团首长亲自赶来介绍情况,接待规格之高出乎意料。
第二天刚见亮,王登科和二排长冷少明带着三个班长悄悄摸到距大桥不远处的一道土坎,躲在飞戟草丛中实地观察对面的地形。
坐落在大桥南侧的巴南棍公安屯清晰可见,从身后的芭蕉林到公安屯营房不过四五百米。王登科放下望远镜,眉飞色舞地对几个班长说:“你们看到没有?这距离,这角度,这地形,还有身后那片芭蕉林,太漂亮啦!简直就是专给咱82无准备的。”
回到营区,边防团派人送来馒头稀饭咸菜,吃完热乎乎的早餐之后,二排弟兄们悄悄潜进遮天蔽日的芭蕉林。
前面是藤条河,河的南岸正是巴南棍。
巴南棍是地名,位于藤条河、楠那河、勐拉河交汇点的东南,越军在此设了一个据点,称第33公安屯。边防团首长介绍情况时,重点描述了公安屯的特点:公安屯属于地方部队,其兵力相当于我们一个连,平常守备兵员大概百八十个,最近可能又增加不少,目前具体人数不详。
“同志们可别小瞧公安屯,他们中大部分是当地人,基本都是老兵油子,指挥员也有一定的作战经验。”看得出,边防团首长对当面之敌很了解。据说,驻守巴南棍公安屯的官兵与我边防连队的指战员十分熟悉,半年前还频繁往来,双方哨兵在大桥执勤,一见面总免不了嬉笑打闹。如今却是另一番光景,河两岸的兵都端着枪操着炮,虎视眈眈地躲在各自的掩体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许向斌,河北唐山人,1970年参军,历任指导员、副教导员。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连队立集体一等功;1984年参加“两山”作战,所率营的二连获“者阴山钢刀连”荣誉称号。1986年转业。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