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子孙起名(朱元璋规定子孙起名法则,以“五行”为源,无意间促成元素周期表)
提到明太祖朱元璋,很多人都会敬佩这位“开局一只碗”的开国皇帝,佩服他贫苦乞丐出身,在元末兵荒马乱之时,靠着雄才大略,成就属于自己的霸业,建立大明朝。
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仍然十分勤政,保持着兢兢业业的优良作风。为了使明朝统治可以长久,他经常总结历朝历代最后衰亡的原因,尤其是元朝,希望从中可以汲取教训。
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的其中一样教训就是,元朝在各地没有强力的亲王镇守,危急的时候没有人可以拱卫中央。
于是,朱元璋决定在各地多分封亲王,亲王执掌一定的军权,起安定地方、保护中央的作用。
亲王自然就是他自己的亲儿子,所以,这个“重任”还是要由朱元璋自己担起来。
在生孩子方面,朱元璋绝对称得上勤奋,他总共生了26个儿子,在这些儿子长大后,都被分封去各地当亲王,当起中央的护卫,其中封到北方边境地区的亲王,还手握重兵。
而儿子一多,自然有一个新问题产生,就是如何帮孩子起名字。
既然是皇帝之家,皇子的起名绝对不能马虎,还要考虑随着子孙繁衍,人数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名字重复。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费尽心机,亲自为后世子孙们制定了名字命名的原则和方法。
严格的“五行偏旁”命名规则
中国古代的大家族,都有排定辈序的传统,就是同一辈人,名字第二个字是相同的,只是最后一个字不一样,例如曲阜孔家就是如此。
辈序由老祖宗一次取寓意优美,又蕴含寄托的二十个字,让后代子孙陆续采用,二十个字排完起码要3、400年时间,用尽了再由那时候的家族长老再取二十个字,继续排下去。
有些讲究的家族,还会为子孙名字的第三个字,相同的分支取上相同部首。这样做是可以从名字上一眼就分辨出这个子孙属于哪个支脉。
明朝皇子皇孙们的取名原则,也是遵循这套中国传统规矩。只不过毕竟是皇族,还是有着自身很大的特点。
朱元璋长子取名朱标,也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权力最大但早死的太子。他的25个弟弟都采用单字名,全部都是“木”字旁。
如二弟秦王朱樉,三弟晋王棡,四弟,也就是后来的永乐帝,当时封燕王的朱棣……
到了朱元璋的孙子出生,当时明朝已经建立,皇家的规矩也要建立起来。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采用双字名,还为每一个儿子都各自取了二十个字的辈序,用在名字的第二个字上。
例如太子朱标,他子孙的二十字辈序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他子孙的二十字辈序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确定了后世子孙的第二个字,第三个字又怎么办呢?
朱元璋决定采用中国传统五行“金木水火土”来依次作为偏旁,再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则来排列,也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自己儿子用“木”字旁,那孙辈就统一都是“火”字,曾孙辈就是“土”字,玄孙辈就是“金字”以此类推。
取五行相生作为偏旁,有子孙后世循环不息,繁衍不尽,明朝朱氏江山永固的意思在内,朱元璋为子孙命名所立的规矩,可谓煞费苦心,
根据这套规矩,太子朱标的儿子是“允”字辈与取“火”字旁,他几个儿子分别命名为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与朱允熙,全部带“火”。老四朱允熙的“熙”下边四点也是“火”的书法变体。
朱棣的儿子是“高”字辈,同样取“火”字旁,燕王几个儿子分别命名为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
这套命名规则的初衷很好,既显示出皇族的礼制与讲究,又避免后世子孙多出现名字重复。
而且互相之间一看辈序与名字偏旁,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一支哪一脉的龙子龙孙,是爷爷辈还是孙子辈,知道应该行什么礼。
朱明后世子孙按照老祖宗立的这套命名规则运行,看看皇族一脉。
从朱棣靖难之变夺位算起,后世历代皇帝,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
一直到未代皇帝朱由检,名字都依循当年定下来的规矩。
名字太多,只得造字起名
这套命名规则看上去运行良好,朱元璋却忽略了一点,就是自己的后代太能生了。
朱元璋自己就生了26个,后代再开枝散叶,不断生孩子生孩子,到万历年间,据说朱姓的皇族成员已经达到十万左右。
皇族越生越多,给起名带来了很大的难题。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太严。
三字姓名,前两个字已经固定好,最后一个字根据“五行”原则,还要满足不重名、避皇帝名讳等要求。
即使中国汉字多,符合要求的汉字也很快用完。
寓意好、内涵典雅的字首先用完,一些例如“铲、锥、锯、锅、针”等不太适合当名字的字也拿来用了,再这样下去,朱姓后人就面临“无字起名”的尴尬局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负责替朱明皇族起名的内务府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生造新字起名。
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只要求使用规定的偏旁,对另外半个字是什么并没有规定。这样的话,内务府完全可以自由发挥,想造个什么字出来都行!
于是,造字起名慢慢成了朱姓皇族起名的一个通行办法。
从明朝开始,出现了大量以金、木、水、火、土为部首的生僻字。这些生僻字,除了用来起名,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几百年后,对《元素周期表》的启发
时间过了几百年,明朝早已灭亡,朱氏皇族四散,朱元璋定下来的这套命名规则已经烟消云散,那些生造出来字很多都从历史长河中消失。
就连承接明朝的清朝,都已进入晚清的衰亡阶段。
当时西学东渐,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传入了中国,其中就包括了1869年由著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将所有元素按照原子量从小到大排列,有金属也有非金属,有气体也有固体。
周期表显示了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联,在世界化学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重大发现。
1895年,《元素周期表》传入中国。
中国著名化学家徐寿看到后,本着振兴国家、传播科学、促进中国化学事业发展的宗旨,决定把《元素周期表》翻译成中文。
为方便西方知识传播,当时要把外国知识翻译为汉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在翻译中达到“信、达、雅”三点。
也就是在准确、完整翻译外文内容之余,文字还要优美,适合中国阅读习惯。
针对《元素周期表》上的各个元素,徐寿决定了两点翻译原则。
一是要找与英文发音相似的单个汉字,二是通过汉字的偏旁,能够一眼判断出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举个例,《元素周期表》里的金属元素,一律用“金”字旁。气体元素,则是“气”字旁,其他固体非金属元素,多数采用“石”字旁等。
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那大量的金属元素成了难题,因为当时没有更多的“金”字旁汉字可以用,不要说还要找发音与之相似的,这简直是难上加难呀!
徐寿感觉到一时束手无策,《元素周期表》的翻译工作一度中断。
有一天,徐寿偶尔在家中翻阅《明史》,看到里边的一份明朝诸王宗室世系名单。
看着看着,他忽然眼前一亮,明朝诸王宗室使用了如此多带“金”的汉字,完全可以将这些汉字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备选库,满足《元素周期表》翻译时的汉字需要呀。
徐寿一下子捡到了宝贝,连忙从世系名单中挑选出合适的汉字,直接用到中文版元素周期表上。
比较有名的例子如下:“钠”来自“瑞金王朱在钠”,“钾”来自“长垣王朱恩钾”,“锂”来自“内丘王朱效锂”,“铍”来自“唐山王朱诠铍”等等。
清朝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徐寿的《化学鉴原》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书是中国第一本近代化学理论教科书,曾被认为是“化学”二字的最早出处。
翻译的那些借用明朝诸王名字的元素名称,也从这本书开始,正式推广开去,一直被沿用至今,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中文版金属元素名称。
朱元璋当初规定子孙以“五行”起名,竟然在后世无意中促成中文版元素周期表的诞生。这真是中国汉字发展史上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