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晓起名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起名

刀削面的起名(想给陕西面条起个“官名”)

发表于:2023-10-14 18:54:40 来源:村晓起名网 浏览:

陕西是粮食大省,自古以来,人们素以面食为主,其中面条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而都有着极为浓厚的面条情结。

陕西面条的品种也很多,名称五花八门,有按面味道起名的,如咸汤面、酸汤面等;有按做面的动作起名的,如扯面、刀刕面、刀削面、烙面、搓搓面等,有按吃面的方式起名的,如蘸水面、捞面等;有按做面时的声音起名,如biangbiang面;有按面或汤的原料起名,如菠菜面、鸡蛋西红柿面、臊子面等;有按盛面的器皿起名,如罐罐面、盆盆面、老碗面等;有按面的形状起名,如棍棍面、韭叶面、窝窝面等等。这些名称历史悠久,并一直延续了下来,形成了几千年以来三秦面食文化。

优良的小麦加上独特的做法,使陕西面条颇受人们的青睐,比如岐山臊子面是以薄筋光、酸辣汪著称的,薄指面擀的要薄如纸,筋指面吃到嘴里要有筋道,既不能太硬,又要有嚼头;油泼扯面的面是宽宽的,油是汪汪的,辣子是红红的,下锅的青菜是绿绿的,光是看着也会让人垂涎三尺,吃一口,那看似粗硬的面条硬是柔弱无骨,绵软无比;棍棍面也叫搓搓面,是一根一根在案板上用手慢慢搓成的,比较费事,面醒好,切成粗条状,抹上菜油,要吃时,拿出几根,先是两手一拉,再在案板上一甩,啪的一声响,要不了多久,一碗油泼的棍棍面就会送到你的面前,吃的时候,如能就上几瓣大蒜,那个味道,啧啧,没有吃过的人,你永远也想象不出来!

陕西人的面条情结就是这么深,这么浓。只有吃了陕西的面条,你才会知道陕西人就像那滋味隽永的面条一样,热情、实在、厚道、爽快、仗义、关键时候解馋。

想给陕西面条起个“官名”


想给陕西面条起个“官名”


想给陕西面条起个“官名”


想给陕西面条起个“官名”


想给陕西面条起个“官名”

纵观这些面条名称,总感觉有些“随意性”,缺乏内涵。就像以前给孩子起的小名一样,看到啥就起啥,因此村子里有了叫狗蛋、毛蛋、狗娃、马驹等的孩子。当然孩子大了,家人嫌小名太俗,都要起个官名。

近日,山东一个厅级领导代表部里带队来陕西检查工作,相处三天,感觉领导知识渊博,让我学到了不少。

他带队去了我的老家兴平马嵬驿,吃了当地的面条,建议,马嵬驿的面条叫“贵妃面”,杨贵妃死于马嵬坡,杨贵妃墓就在马嵬驿旁边。老厅长说,山东一种烧饼就因叫“武大郎炊饼”而有名,游客都要买一点或吃或带,生意很好。

老厅长在铜期间,经我们推荐,每天早餐吃一小碗咸汤面,咸汤面是耀县特有的传统小吃,经济实惠,食用方便,人们喜作早餐。咸汤面的药用价值不可低估,据说当年药王孙思邈,尝百草做成料,拌在汤面之中,强身健体且回味无穷,遂一直流传至今。老领导吃后赞不绝口,他建议,把咸汤面叫“药王面”或“长寿面”,把特色小吃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对于咸汤面走出耀州走出铜川更有意义。

如此类推,我建议,对于有地域特色或知名度较高的面条名称,依然沿用现在的叫法,如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礼泉烙面、户县软面、biangbiang面等,对于相对普遍的面条,如滚滚面、油泼扯面等,可把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起个官名,既宣传了面食更宣传了地方,岂不更好。